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冷门绝学”的背后 | 读+

时间:2021-01-26

李煦

一个月以前,确切地说是2020年12月25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网站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名单”。

在这些“冷门绝学”中,有不少与“丝绸之路”有关。我不完全地统计了一下,有这样一些——

西北大学的《丝绸之路古代地图整理与研究》;浙江大学的《敦煌残卷缀合总集》项目;北京大学的《敦煌藏经洞及和田地区出土于阗语文书释读与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丝路沿线早期砷铜冶金考古与文明互动》;洛阳师范学院的《古丝绸之路行记的整理与英语研究》;中国社科院的《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社会经济文书的整理与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的《“一带一路”视野下的藏文南亚文献整理与研究》;广州大学的《广州十三行印章印迹整理研究》和暨南大学的《明清广东海防地理史料的整理与研究》,等等。

有些研究项目的涉及则更远,比如《英国印度事务部涉藏档案整理与研究》和《13-14世纪欧洲文献中的蒙元史料译注与研究》。

每个项目背后,都有一支学术团队,有领军专家,有大量的投入。

不看这个名单,不知道国家的目光投向何处。

国家强起来了,有眼光了,冷门就不会冷,绝学就不会绝。如果说,当东西方文明第一次平等相遇时,中国读书人故步自封,导致坐失良机,那么这一次,知识界不会再错过。

【编辑:付豪】

(作者:李煦)

  • 上一篇: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审视“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学” | 读+
  • 下一篇:那些创造常识的人 |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