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孝感:497个基础设施项目补短板

时间:2018-11-29

图为:汉川市南河乡高标准种植养殖基地。(记者 张鸿 通讯员 徐文 摄)

图为:孝南区鲢鱼地泵站乡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现场,该项目主体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项目进度达93%。(记者 张鸿 通讯员 晏美华 摄)

11月20日,云梦县下辛店镇汉北河大堤加固工程——肖李湾闸施工现场,工人正紧张灌注钢筋底板。

汉北河大堤加固工程是孝感“一江三河”防洪治理重点项目,纳入了省水利厅三年补短板实施方案。该项目完成后,将提升云梦中部7个乡镇排涝抗旱能力。

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孝感已建成水利设施229处,完成投资12.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7%。

补短板,是考验,也是机遇。围绕补短板谋项目,孝感策划基础设施项目497个,计划总投资5327亿元。今年以来,孝感滚动建设高标准农田98万亩,累计投资20亿元;建成农村公路580公里、安防工程909公里,完成投资4.7亿元;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89座。

补短板项目拉动孝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回升。1月至10月,该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连续5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 兴建近三百万亩高标准农田,支撑农业转型

孝感是农业大市。2017年,该市粮食总产41.9亿斤,籼糯种植面积、家禽出笼、禽蛋产量均居全省首位。

“转型压力大,短板突出,土地整理、水利设施、道路交通、电力供应、土地培肥、林网配套等基础设施都亟待完善提升。”孝感市农业局负责人坦言。

以农田高标准建设为抓手“补短板”,孝感明确目标:5年建成298万亩高标准农田,将耕地质量平均提高0.5个等级。

如何推进?

与水利补短板相结合,疏挖农田渠系,配套路、桥、涵、闸,合理布置农田防护林网,提高农田旱涝保收能力;与村庄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建设600个宜居宜农的美丽乡村;与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建设58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资金哪来?

立项争资。孝感先后策划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291万亩。其中,2017年,高标准农田建设56.29万亩,共需资金13.4亿元,争取到中省项目资金4.26亿元;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64.7万亩,投资概算9.15亿元,争取到中省项目资金2.4亿元。

政府投入。近两年,孝感先后投入3.3亿元财政资金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整合资金。探索“分部门包片实施”“分部门包标段实施”“子项目认领”“统一招标、委托代建”等方式,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社会资本。汉川、应城、安陆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吸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投入3亿多元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2 综合治理“一江三河”,提升减灾能力

孝感河湖密布,水库众多。境内有5级以上河流216条,湖泊17个,大中型水库376座。

2016年,罕见洪灾重创孝感水利设施,水利“短板”凸显:府澴河干堤损毁严重,城乡防洪排涝能力不足,小型水库病险隐患严重……

以“一江三河”(汉江、府澴河、澴河、汉北河)防洪治理工程为重点,孝感统筹谋划补齐水利短板——

推进大中型灌区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排灌能力建设、水旱灾害监测预警智慧化工程前期策划申报工作;

推进“一江三河”水系连通项目、澴东河湖水系连通项目、汈汊湖水系的河湖连通工程,汈汊湖、王母湖、野猪湖等重点湖泊综合治理、退垸(渔)还湖项目前期工作;

抢抓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机遇,策划孝感配套项目建设,启动引徐济安工程、徐家河补水工程前期工作,解决安陆、孝昌饮水安全和孝感城市第二水源问题。

3年来,孝感纳入全省水利补短板的项目约54.3亿元,占全省13.6%,位居前列。其中,“一江三河”重要支流治理投资近30亿元。

截至目前,孝感纳入三年规划的补短板项目前期工作全部完成,汉江下游堤防、府澴河、汉北河防洪治理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府澴河防洪治理二期工程正在招标,汉川汈汊湖湖堤治理、孝南鲢鱼地泵站扩建工程已完成总投资85%以上,73座新出险病险水库完工近一半。

3 实施“五个100%工程”,破解农村出行难

11月21日,观双旅游公路上,身穿橙色马甲的养护工人正在紧张作业。这条公路今年8月建成通车,连接孝昌观音湖、双峰山两大景区。

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孝感投资30亿元,提升11条农旅融合示范线,新建11条农旅融合示范线,串联全市所有景区和195个农业旅游景点。

农旅融合示范线建设,是孝感补齐农村公路短板的一个重要抓手。孝感提出,至2020年,实现乡镇和建制村通等级公路率100%、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率100%、爱路护路乡规民约制定率100%、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建制村通客车率100%,补齐农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难、出行慢、出行不安全的短板。

3年来,孝感共争取农村公路建设计划2057公里,先后投资23亿元,对4500公里农村公路进行改造升级,完成了2400公里农村公路“455”安防工程建设。今年前10个月,孝感完成农村公路建设580公里,完成投资2.6亿元,占年度计划95%;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909公里,完成投资2.1亿元,占年度计划100%。

农村公路,建是重点,管是难点。今年2月,孝感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行路长制的指导意见”,明确到今年底在全省率先实施市、县、乡、村四级路长制体系。

目前,孝感1521名四级路长覆盖全市所有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初步建立了“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管养体制,完善了“一村一人日常养护”“联村包片日常养护”“路面维修养护公司化”等养护模式。

4 新建89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护航乡村振兴

这是一组沉甸甸的数字。截至2017年,孝感城区外的乡镇场办聚集人口100万以上,每年排放生活污水7000万吨以上,却仅建成了5座生活污水处理厂。

补齐乡镇污水处理短板迫在眉睫。

孝感启动89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8月31日,汉川分水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完工;9月7日,孝南区肖港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成;9月12日,应城东马坊污水处理厂试运行……目前,孝感新建污水处理厂已试运行12座,通水调试6座,正在进行设备安装29座,年底所有新建污水处理厂将试运行,全市乡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天30万吨以上,污水收集率、处理率超过80%。

排放高标准。新建污水处理厂全部采用国内外成熟工艺技术,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指标。3座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同步进行提标升级和配套管网完善。

雨污全分流。新建乡镇污水收集管网1100公里,管网普及率超过90%;新建改造雨污分流管网,确保污水全部收集。

污泥全处置。每个县市区新建改造一个污泥规范处置中心,在污水厂初步对污泥干化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处理,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全在线监测。每座污水厂配套建设在线监测设施,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得到适时监管控制。

创新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中信环境流域治理(湖北)有限公司先后与孝昌、孝南、应城、汉川达成PPP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汉川项目涉及20个乡镇居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总投资约4.62亿元。记者 陈春保 宋效忠 通讯员 秦荣 杨勘

(责任编辑:刘晓丽)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 上一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转办湖北环境问题信访件100件
  • 下一篇:武汉年内完成培训机构专项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