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83.5岁!武汉人均期望寿命又延长了

时间:2018-10-27

从1978年的69.43岁,上升至2017年的81.09岁,改革开放40年,武汉人均期望寿命增长了11.66岁,居于全国前列。26日,武汉市召开卫生与健康工作会议,宣布建设“健康武汉2035”全面启航。会议提出,到2035年实现武汉人均期望寿命83.5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健康武汉2035”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在五大领域统筹谋划“五大工程”,全面推进健康武汉建设。为了稳步前进,《规划》将分三个阶段达成目标,其中2020年市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1.6岁,2030年为83岁,2035年为83.5岁。

40年来武汉人均期望寿命增长11.66岁

人均期望寿命已成为国际通用的衡量人群健康状况的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龚洁介绍,武汉市人均期望寿命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解放初期全国人均期望寿命为35.0岁,武汉市从1978年的69.43岁,上升至2017年的81.09岁。记录显示,2009年武汉城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8.83岁,2013年为79.8岁,2015年为80.55岁。

2017年全国平均期望寿命是76.7岁,武汉为81.09岁,居于全国前列,低于北京、上海、天津1—2岁。

据了解,世界上高收入国家平均预期寿命约为79.2岁,日本是公认的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在2014年就达到创纪录的87岁。

“健康武汉2035”建设全面启动

根据《规划》,到2030年,武汉人均期望寿命将实现为83岁,2035年将实现为83.5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人均期望寿命是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三大核心指标之一,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整体健康水平,每0.5岁、1岁的增长都依赖于社会的全面进步。

2017年我市人均期望寿命为81.09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得益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医疗服务的提升和环境质量的支持,也与疾病造成的过早死亡概率不断降低不无关系。《规划》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建成健康促进型社会,到2035年力争把武汉建成国家健康城市示范市。

会议要求我市各级部门,以2020年、2030年、2035年为三个时间节点,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规划》目标,明确职责任务,定期接受评估和督查。(记者罗岚 通讯员刘翔)

释疑>>>

人均期望寿命不等于实际寿命

记者街头询问发现,不少市民对人均期望寿命存在误解。家住江岸区的李先生误以为2017年武汉人平均活到81.09岁。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龚洁长期研究武汉市人均期望寿命,26日她给出了规范化的解释:虽然个人寿命的长短难以预测,但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计算,每个人出生后平均可存活的预期年数,这就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她举例说,比如2017年人均期望寿命是81.09岁,指的是这一年出生的婴儿如果没有发生意外,应该活到的年龄。

(长江日报记者罗岚)

(责任编辑:陈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长江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 上一篇:武汉“环卫导游”的故事被搬上舞台
  • 下一篇:后官湖半程马拉松28日举行 公交线路临时调线或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