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一只钢笔绘春秋!毛才奇钢笔画作品展在省美术馆开幕

时间:2018-10-10

    

  毛才奇

  他一生扎根山区,潜心于绘画艺术。60岁后,厚积必发的他以凸显“沧桑美”的枫杨题材的钢笔系列画震撼世人,被誉为“中国钢笔画第一人”,并于今年4月在美国成功举办大型画展。他就是现年71岁的咸宁市通山县画家毛才奇。10月10日,“生命的对话――毛才奇钢笔画作品展”在湖北省美术馆开幕,展出毛才奇钢笔画作品50幅,其中旅美期间创作的彩色钢笔画10幅。

  

    

  “生命的对话― ―毛才奇钢笔画作品展”开幕式

  毛才奇出生在通山县黄沙铺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68年毕业于蒲圻师范,后从事舞美工作,很早便与钢笔画结缘。钢笔画早期主要是西方油画家在写生创作时为素描稿所用,随着西方油画艺术传到中国,逐渐被中国画家所采用,但目前仍然是艺术领域的一个冷门。而毛才奇发现,钢笔画是他最喜爱的一种艺术手段,简单的黑白两色,最能清纯地表达世间的一切。

  

    

  毛才奇钢笔画作品

  1991年,毛才奇在中国戏曲学院进修期间,曾把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出系列钢笔画。2002年,他出版《书画九宫山》画集,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提名;泰国议长访华团到咸宁时,毛才奇的国画还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宾。

    

  观展嘉宾在毛才奇画作前驻足欣赏

  2010年的一天,毛才奇外出采风,在九宫山险峻的深处和人迹罕至的山脚边,看到很多树龄几百年、历经岁月沧桑的枫杨时,他忍不住流泪了。这些枫杨,有的虽残枝断臂却依旧傲然挺立,有的惨遭雷击却于焦黑的伤口处再发新芽,有的树干大幅度倾斜还用根须紧抓着大地,为人们提供着庞大的荫蔽之所……他决定用钢笔画去表现这些枫杨!在九宫山,他开始闭关创作,把笔尖对准九宫山脚下的枫杨,用钢笔勾画出40余幅极具生命力的“枫杨”系列。 2015年,他开始旅居美国,在艺术上又有新的突破,创作的彩色钢笔画,在美国华人界引起轰动。

  大自然的给予、乡土的哺育、家乡的情怀是毛才奇艺术创作的源泉。毛才奇说:“心灵深处对于美的追求,必须依托家乡的山山水水、草木春秋,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故乡是穷尽一生也画不完的。画树就是画人,我一直想用绘画表现我自己的命运、我的父老乡亲们的命运甚至中华民族的命运,体现我对生命、对人生、对痛苦的思考。家乡的枫杨,无论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无论遭受大自然怎样的摧残,都能千方百计地活着!因为哪怕只有一条弱小的根须连着大地,她就不会死亡!”

    

  “生命的对话― ―毛才奇钢笔画作品展”开幕式

  美学家、哲学家、武汉大学彭富春教授认为,毛才奇的钢笔画创作融汇中西、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钢笔画写生创作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水墨画和版画的艺术创作元素,让人感受到画家对生命的庄重托付,与大自然的灵魂相会。在毛才奇的画作中,枫杨虽然都具有一种饱尝风雨而坚强不屈的形象,但它在四季变换中却显示出不同的风姿。枫杨在春天里吐出新芽,在夏天里生机勃勃,在秋天里苍劲挺拔,在冬天里抗拒冰雪。彭富春评价毛才奇:“他用自己六十余年的人生积淀、用他毕生的追求来达到如此震撼的效果!他是中国钢笔画第一人!”

  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国画学会会长施江城认为,钢笔画虽然是小众画种,但钢笔画作品并不小众。民国初年,钢笔画以较简单的线条勾勒形式出现在上海的戏剧海报上,上世纪50年代,出现在书籍、报纸、杂志中,同时也被连环画所采用。毛才奇用工匠精神去雕琢每一件作品,注重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凸显出其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把静态的枫杨,画出给人以生命的震撼、情感的共鸣。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见习记者 张歆

  • 上一篇:吸毒男子深夜持鱼叉行凶,警方迅速将他制服
  • 下一篇:冲击世界技能大赛,重型车辆技术项目进行首轮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