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50余尾中华鲟在汉“回家” 湖北保护区有望升格国家级

时间:2018-04-22

湖北日报讯(记者别鸣)4月21日,是世界鱼类洄游日,“保护生命之河长江”活动在武汉汉口江滩举行,50余尾人工繁殖的中华鲟被放流长江。为更好地保护长江旗舰物种中华鲟,位于湖北宜昌的中华鲟保护区,有望在今年内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

当天活动现场,数十名武汉少年儿童代表与全国知名水生物专家一起,参与了给洄游鱼类卡片填色、科普问答等互动活动,并一起放流了50余尾带着身份标记的中华鲟。2014年,第一个“世界鱼类洄游日”诞生,并在全球范围内每两年举行一次,以唤起公众对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和鱼类洄游通道的重视。近年,作为洄游鱼的典型代表――中华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华鲟是典型的洄游鱼类,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此次活动由中华鲟保护救助联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共同主办。

农业部专家表示,为更好地保护长江旗舰物种中华鲟,相关部门正积极推动中华鲟保护区升级,位于湖北宜昌、上海长江口的两个中华鲟保护区,有望在年内由省级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

  • 上一篇:湖北城管:发生冲突事件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 下一篇:湖北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未来3小时局部降水将达1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