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武汉市民张宗佑历时十余年建成“家庭档案”

时间:2018-03-08

张宗佑在介绍自己1977年结婚时购置的各种小物件 记者欧阳春艳 摄

家谱、家庭证件、家庭财务、家庭照片、个人证书、录音录像……67岁的百步亭社区居民张宗佑花费了十余年时间,将这些生活中的普通物件进行归档整理,形成了一套特别的“家庭档案”。

7日,张宗佑在家中向长江日报记者展示了全部6648件家庭藏品,他说:“我与妻子将这些东西整理成了15大类,并建立了目录索引,查找方便。将来孩子们看到这些东西,就可以知道我们是哪里人,我们的根在哪里。”

张宗佑家中最“老”的家庭藏品是一枚木制针筒,“这是1977年妻子出嫁时,我岳母送给她的嫁妆之一。这木制针筒有百年历史,是专门放缝衣针的,意为希望妻子婚后能勤俭持家。”

家庭照片是张宗佑最得意的收藏。现在已有15册826页,包括了从1937年到2012年间的1982张照片,既有全家福、生日照、毕业照,也有文艺表演照、旅游照片。记者翻看这些照片,发现其中一张摄于1937年的照片依然保存完好,他介绍说:“这是岳父20岁时在六渡桥美丽照相馆拍的合影,你看那时候年轻人照相时都是手拿刀剑,显示出抗战时期社会的尚武风气。”

家庭档案的收集过程,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在“家庭证件”档案盒里,他拿出了家里两代人的结婚证,“我和妻子1977年底结婚,结婚证就是薄薄一张纸,上面没照片,最有意思的是,证上还盖有一些购物的章子;儿子和媳妇的结婚证就是精美的小册子了,上面还有两个人的彩色合影。”

为了能对家族变迁有所记录,张宗佑还纂修了自己与妻子家的现代家谱。“家谱的资料都是回老家专程收集的,为了方便保存,我们只选取了清代以来的这一部分。与传统家谱不同的是,我们将女性家庭成员也列入了谱中。”张宗佑说。

张宗佑建立“家庭档案”的行为也影响到了身边的人,不久前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一位邻居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庭档案”。张宗佑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档案’是自家的,其实也是社会的,如果可能,每个家庭都应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档案。”

链接>>>

档案局教你如何为家庭建档

7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市档案局获悉,目前全市各级档案部门与妇联组织协调配合,已协助159个家庭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家庭档案”。

如果想自己在家建起“家庭档案”,该如何做呢?7日,市档案局有关负责人进行了相关介绍。所谓“家庭档案”,是家庭及其成员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各种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目前,家庭档案建议分为成员成长类、家庭历史类、家庭资产类、荣誉成果类、医疗保健类、社交旅游类、声像电子类、家庭藏品类、图书资料类、其他有关材料等共十大类别。各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这些分类进行增减。

“家庭档案”应以“件”为单位进行归档整理。如一份购房合同为一件,一张说明书为一件。对于不方便装订的材料可采取袋装等其他形式把材料集中起来作为一件,如一套家电所有材料为一件,一次旅游所有材料为一件。

然后,再分为三步对这些已经基本归类的档案进行管理。第一步,编号:在家庭档案有序排列的基础上,给每件档案材料一个号码,从而固定每件档案材料的位置。第二步,装盒:一个类的家庭档案材料按编制的归档件号顺序依次装入档案盒,盒外脊背标注类别名称。第三步,编制目录:按照类别编制档案目录,便于保管和查找。

(记者欧阳春艳 实习记者滑昂 通讯员蒋敏华 刘英 王思敏)

(责任编辑:余凌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长江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 上一篇:临危不惧拖下车中点燃煤气罐的男子 民警刘俊获授“武汉警星”
  • 下一篇:近百只电动车电池集中充电 外卖公司站点领8000元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