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湖北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力破六道难题

时间:2017-12-01

图为:宜昌一家危化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图为:安全员检查黄石矿山井下基建工程安全。

湖北日报讯 文/图 全媒记者 胡蔓 曾莉 通讯员 郭玉梅

这是一个拐点,安全守望正踏着社会变革的节拍深度调焦。“当前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活力不断迸发,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广泛运用,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大量涌现,都给安全监管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昨日,省安监局局长郭唐寅说,“作为社会安全的守望者要与时俱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社会安全生产要素的内在活力,不断为强化安全生产注入新动力。”

9月27日,我省《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理念革新带来的生动实践。一份6000多字的意见,坚守的是“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构建的是“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充实执法力量、堵塞监管漏洞、切实消除盲区,直面问题和挫折,这是湖北不辱使命的担当。

从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到改革安全监管监察体制;从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到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从推进科技兴安工程,到加强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等,每一个细节的考量、每一个新政的斟酌,都满含情义。其要义是给荆山楚水一份安宁,让6000万荆楚人民拥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幸福感。

关键词 保障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我省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30多个行业、20余万家企业、200多万从业人员不同程度地接触职业危害,每年新报告病例1000人左右。如何进一步保障职业病患者的权益,切实减轻其负担?《实施意见》提出,将加强职业病救助社会保障,扩大职业病患者救助范围,将职业病失能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及时让符合条件的职业病病人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待遇,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尘肺病等职业病病人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此外,针对职业卫生基层监管力量仍然薄弱、执法监管力度仍然不够的问题,创新了监管举措。建立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执法机制,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行业领域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职责,并落实到部门工作职责规定中。要求各类企业必须严格履行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法定职责。

省安监局职业健康处处长赵树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保证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人的健康安全。新规的实施是改变职业病防治“轻防”局面的契机,对制度及时纠正补漏,才能最大程度地构建一条正义通道,避免悲剧的重演;才能为更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劳动者,撑起一片清新呼吸的空间。

关键词 扫盲 新玩意纳入监管视野

当今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出现了共享单车(汽车)、无人机、户外运动等新业态。可随之出现的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挤占公共空间,无人机无序使用、影响机场安全运行等隐患,也给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监管命题。

事故分析表明,安全监管责任不明确、行业监管边界不清、部门之间责任划分不合理等,是导致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对此,《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对新业态安全风险评估,明确监管执法主体。

武汉市安监局监管三处处长张伟: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业态,政府最应该重视的还是“安全”。这考验着管理的智慧,只有管理智慧到位,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才有利于城市文明素养的形成和践行。明确责任、消除监管盲区、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也凸显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律动。

关键词 压实 高危企业设立安全总监

危险化学品、矿山、金属冶炼、航空航天等生产经营单位,属于高危行业,是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据统计,90%以上的事故都是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所致,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始终是安全生产的短板。

为压实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施意见》重点强调:在相关高危企业依法设立安全总监,直接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负责。安全总监有权拒绝执行影响安全生产、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决定,有权制止违章生产、冒险作业的指令。为调动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还规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薪酬要高于同职级管理人员,这也是从经济待遇方面对任务重、压力大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适当补偿。同时,明确了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针对我省危险化学品登记专职工作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无法有效开展全省登记工作的现场核查、化学品危险性鉴定等工作的问题,实施意见落实专职人员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强化安全源头管理。

荆门市安监局局长陶然:堵住责任追究的漏洞,关键在于对执法监管主体实施责任捆绑。在确保生产安全的环环相扣的链条里,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必须建立在严格的执法监管之上。从监管体制机制看,“篱笆墙”还远谈不上牢靠。一些地方将重视留在口头、行动止于文件,没有真正地把管理落实到岗、把责任具体到人;一些地方基层监管人手紧张、专业水平不高,既缺精力也无能力堵漏洞去风险。因此,在高风险行业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可构建预防性的“双保险”,将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关键词 防范 小细胞里也有监督的眼睛

当前,许多开发区、港区等各类功能区发展迅速,却长期存在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存在监管空白等问题。近年来,吉林德惠、山东黄岛、江苏昆山、天津港等功能区先后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教训极为惨痛。

从我省情况看,目前仍有部分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人员力量不足,不能适应繁重的工作量。为破解这一难题,《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功能区和乡镇(街道)监管体系:首先,全省各类功能区和乡镇(街道)都明确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配备相应人员;同时创新监管方式,采取政府购买专家技术服务等方式,补充辅助性工作力量;在村(社区)也配备安全生产协管员,配合抓好宣传教育、隐患报告、违法行为劝导制止等工作,确保这些小细胞里也有监督的眼睛。

荆州市公安县黄山头镇党委书记龚汉莉:将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把《实施意见》落细、落小、落实,才能不断织密织紧安全生产责任网,为人民群众构筑一张安全防护网,有力有效守护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只有从频发的各种安全事故中发掘出执法失守的普遍性规律,切断暗藏在安全执法中的种种羁绊,以环环相扣的责任制实现执法“有责必究”的常态化,才能在追问悲剧中避免悲剧。

关键词 把控 招商引资先过“安全”关

近年来,一些行业领域经过多年粗放式增长、低水平发展,安全风险聚集,特别是化工行业“化工围城”“城围化工”等问题严重,《实施意见》要求招商引资必须先过“安全”关,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并制定实施省市县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加强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的功能区安全风险评估。

另一方面,从企业主体防控入手,规定企业对本单位安全风险超前防控、突发事件前端处理负有第一位的责任,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责无旁贷。

十堰市安监局局长王定斌:源头管理是预防事故的基础,风险管控就是关口前移。把控源头关将极大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不能因为某个项目贡献了多少GDP、某个企业上缴了多少税收而有半点迁就。

关键词 武装 高科技为安监添翼

目前,全省24225台“两客一危”车辆全部完成4G动态视频监控升级工作;鄂州市推行遏制重特大事故风险及隐患双向管控数字管理平台,绘成一幅城市风险和隐患分布图。这,正是我省科技兴安的缩影。

我省大力加强研发运用,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在有关行业危险工序和环节的广泛应用。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重点设施设备安全风险实时监控预警。“十三五”末初步建成与国家联网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安全生产专家赵云胜:监管与创新从来相伴相生。在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善于运用科技思维和科技方式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矛盾和问题。技术是最好的泄压阀。在高危行业,我们尤其要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通过技术进步把人从高风险的生产环节上解放出来;优化作业场所布局,采用空间物理隔离、技术监控等措施,掐掉事故发生的“捻子”,将其拒于千里外。

系好群众出行“安全带”

28亿元完成公路防护工程27855公里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刘春华)针对综合交通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省综合交通安全生产专委会分行业组建公路“455”工程、高速公路、公路治超等10个工作专班,根据行业实际,加强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强化隐患治理,加大问责力度,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加大资金投入:截至10月底,全省累计投入28.86亿元,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7855公里,有力提升公路安全保障水平。水路交通安排资金380余万元,全面推进我省水上搜救应急管理系统维护升级。

强化科技手段:全省156家汽车客运站全部实现实名制售票,24225台“两客一危”车辆全部完成4G动态视频监控升级工作。高速公路、公路治超等专班联动,对京港澳高速军山大桥、宜巴高速核桃树大桥等20处高速公路安全隐患开展集体会诊和技术评审。

加大问责力度:严肃追究主体责任,每周通报企业、车辆和驾驶人安全状况,以及重点车辆交通违法“清零”情况,对运输企业进行紧急约谈警示,共约谈重点企业负责人971人次,发放责任告知书53600份,下达整改通知书399份,责令停运企业两家,停运车辆2797台。针对黄冈、随州两市1―5月份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专委会专门约谈两市分管交通安全的领导及交管、交通、安监部门负责同志,督促两市深入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查找问题和深层次原因,拿出整改措施。

政府买单聘“安全医生”

隐患排查防范企业“带病”运营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林飞)以前请都请不来的专家,如今主动上门帮企业查隐患、提供技术指导。近日,随州市设立专项资金,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聘请安全生产专家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收到良好成效。

据悉,该市采取“政府买单、企业受益”的服务外包模式,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职业病危害评估等重点工作中,依托专家力量指导企业完善安全制度,开展安全培训,配齐安全设备,消除安全隐患。此外,还在高危行业建立专家智库,从安全生产专家库中选调人员,经常性检查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将专家查隐患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机制。

对专家查隐患中发现的一般事故隐患,责成生产经营单位立即整改;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由专家协助制定整改方案,按期销号。通过定期为企业“把脉”“开方”,防范企业“带病”运营,有效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花工”变“花农”

大冶花炮业2000名员工实现再上岗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肖四生)“2000余人实现再上岗,多数花炮企业员工由‘花工’变成了‘花农’!”近日,在大冶市召开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改革创新工作会上,该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整体转型退出工作的先进经验。

据介绍,该市共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17家,占全省烟花爆竹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该市落实两亿元专项资金,对自愿退出企业按资产评估总额70%予以奖补,对企业库存烟花爆竹成品帮助销售,对人员优先安排就业。在今年5月31日前,17家烟花爆竹企业全部主动退出。随后,该市成功引进瑞晟生物、正硅新能源、码尚新型装饰材料、文鹤生态农业等15个生态项目。目前,已有5个生态观光项目落地,2000余名从业人员实现再上岗,大多数花炮企业员工由“花工”变成了“花农”。

同时,该市严把审批关口,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严格招商引资项目安全准入,严格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一律不再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再新建尾矿库。

记者手记

以改革之力筑牢安全之基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是确保安全生产的社会基础。生命高于一切,必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坚守不可逾越的安全意识红线。《实施意见》的落地,为我省安全生产领域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细读《实施意见》,它的每项制度规定、每条政策措施,都是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的具体化。

理念引导行动。《实施意见》着眼于解决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作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可以预期,今后安全生产责任将更加重大,安全生产措施将更加严格。如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制度,为各级政府念上一道责任紧箍咒,抓不好安全必将遭遇“丢帽”危险;加重企业抓安全生产的责任成本,破解有关单位表面上重视、思想上麻痹的问题。“以改革之力筑牢安全生产之基。”省安监局局长郭唐寅道出改革的动力之源,“十九大提出的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等要求,是行业领域需要承担的责任,是政府部门需要兑现的诺言,是人民群众需要获得的保障,需要我们全力以赴,一个难题接着一个难题去攻克。”

安全生产工作,仍处在爬坡过坎期,唯有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把安全红线刻在心中,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厉的措施、最严肃的追责,切实把《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才能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安宁、更顺当。

  • 上一篇:2017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评选揭晓 湖北3家单位上榜
  • 下一篇:智能仓配助力传统企业转型电商:15万订单2天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