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海外机会多荆棘也不少 “走出去”鄂企如何防风险

时间:2017-09-18

“走出去”企业发展机会可能多多,但风险也无处不在。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税务风险、劳动用工风险、汇率风险、社会文化风险、股权并购风险……稍有不慎,投资就有可能打水漂。

昨日,在汉举行的2017年中国仲裁周专场活动上,鄂企、律师现身说法,支招企业如何防范海外风险。

  政治风险要评估最好购买政策性保险

基塞水电站由葛洲坝承建,工程造价超过47亿美元,在阿根廷上一届政府见证下于2015年2月正式开工,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最大水电工程承包融资项目。

去年,阿根廷总统大选换届后,该国政府以进行环保审查为由,责令基塞水电站停工。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葛洲坝集团沉着应对,积极配合该国政府的调查。“经过一年多努力,现已通过了该国司法部和商务部的听证,正等待该国最高法院判决。”昨日,葛洲坝集团法律总顾问徐志国说。“政治风险最难预测应对,也是企业海外发展面临的最大风险。”中铁大桥局副总法律顾问马建国举例,今年,该公司投标某国一个大型桥梁,并成为唯一通过招标评审的中方企业,但最后因为诸多政治因素,该合作未能进行。

马建国表示,鄂企海外投资,首先要考虑该区域的政局稳定性,如果盲目投资,一旦出现战乱等意外情况,将会蒙受巨大损失。对于相关风险,企业可购买政策性保险,把风险降到最低。

  法律“走出去”企业才能“走出去”

“鄂企投资海外,首先要过法律关。”来自美国的飞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封丽表示,在投资或并购前,一定要通过当地律师事务所或中介机构,了解项目所涉及到的各类法律,将风险消除在摇篮中。

徐志国举例,2015年,葛洲坝向环保领域转型,耗资6.3亿元收购以色列企业控股的凯丹水务公司(香港注册),在收购前,葛洲坝联合海外相关机构做了充分调查,发现该公司旗下拥有17个子公司,且分散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些子公司中还存在部分股权纠纷。

“搞清楚了复杂的股权关系,及时处理了相关问题,没有惹上官司。”徐志国说,当时,国际上不少声音指责葛洲坝是“环保领域的野蛮人”,如果之前未排除法律风险,一旦惹上官司,收购就会受影响。

中国企业反商业贿赂及合规调研报告主笔之一、知名律师赵何璇表示,除了要考虑项目本身的合规问题外,还要考虑项目后期运营是否会出现法律纠纷。

中国贸仲委湖北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分会目前处理的16个纠纷案件中,90%案件是企业对“走出去”的法律风险分析不充分所致。他表示,法律“走出去”,企业才能“走出去”。

  斩断恶习遇上纠纷积极应对

在海外投资,万一遇到纠纷怎么办?

积极应对,科学取证,不要被困难吓倒。与会企业代表、律师一致建言。

徐志国举例,2003年,葛洲坝在科威特承建了一个水电项目,但2006年,科威特财政部以葛洲坝没有履行协议起诉该公司。之前,不少中资企业在科威特投资折戟,面对困局,葛洲坝没有被吓退,组织中外律师团反复研究科威特法律,积极应对。通过10年努力,葛洲坝最终于2016年7月获得胜诉。这也是鄂企在海外经历时间最长的官司。

值得警醒的是,在与外国政府打交道时,有些企业习惯把在国内的一些不良行为带去,例如商业行贿、泄露个人隐私等,影响很不好,也让一些企业在海外遭受滑铁卢。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省贸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每年将组织更多这样的培训会,为湖北广大中小企业“走出去”支招解惑。(记者 雷闯)

(责任编辑:张潘)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 关注新华网公众号

  • 下载新华炫闻客户端

  • 上一篇:湖北粮油味道渐香渐浓 “土疙瘩”变“金饽饽”
  • 下一篇:20日起光谷新增4条单行线 青宜居社区周边道路将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