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水下机器人为桥梁“看病” “诊断情况”可实时画面传输

时间:2017-09-11

桥墩在水底有什么病害,无须人工排查,机器人就可代劳了。8日,全省高速公路首次尝试在长阳大溪水库用水下机器人检测桥墩。“信号接收正常,开始潜放!”当日下午,在沪渝高速大溪水库桥下,技术人员一声令下,一台“小型蛟龙”模样黄色设备潜入水中,6分钟后,设备潜到桥墩底部,水下墩柱的缺陷等情况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传回岸上的显示屏上,一目了然。

据悉,该检测系统主要由水下机器人、水上控制平台及摄像系统三部分构成,总重15公斤,其中水下机器人配有前后方云台摄像机及探照灯,最大下潜深度为300米。

鄂西管理处相关人士介绍,以前,检测涉水桥梁主要是通过桥检车和无人飞行器,但只能实现桥梁水上结构检测,水下结构受实际环境限制,大多在河流水库干枯时段采取人工水下摸排,危险性较高且容易存在检测盲区。有了水下机器人,可有效对水下部分全面科学检测,提高管养水平。(记者雷闯、通讯员王勇)

 

(责任编辑:连迅)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 关注新华网公众号

  • 下载新华炫闻客户端

  • 上一篇:观鱼可知水环境!新加坡环保企业中国总部落户青山区
  • 下一篇:出租车行业的“活雷锋”:农民工的事随叫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