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在扶贫车间工作 让日子更有奔头了

时间:2019-09-11

留守妇女变身产业工人,在扶贫车间里挣了钱,脱了贫

河南商报记者宋红胜通讯员王慧卿何书乾文/图

9月9日,在长垣县佘家镇高店村的扶贫车间内,30多名女工正在忙碌着。这是茂盛服饰厂在高店村的一个扶贫项目,主要加工工装。

“我们的订单都没断过,一个月能产三四千件工装。”长垣县供电公司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李鸣阳告诉河南商报记者。2017年,他们经过争取,投资120万元建设了这座占地9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并于2018年年初落成开业。长垣县供电公司还为车间免费配备了低压配套线路。目前,这座扶贫车间已成为该村最有效、最直接的贫困户增收渠道。

在扶贫车间干活 能实现“三不误”

高店村38岁的村民白粉歌一家,2016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彼时,公公得了肺癌(2017年去世),婆婆高血压,医疗费负担很重。白粉歌的丈夫常年在外务工,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一边要照顾公婆,一边要照顾孩子,白粉歌想挣些钱为家庭减轻负担,但无法离开这个家。

扶贫车间的开业,让白粉歌着实兴奋了很久。扶贫车间提前招工人,她踊跃报名,并成为车间的第一批产业工人。经过1个月的岗前培训,白粉歌熟练地掌握了制衣的多个程序。

“我咋也没想到,自己能在家门口就业!”白粉歌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从她家走着上班,只需5分钟就能到达。白粉歌大多负责锁边工序,每个月都能拿2000多元的计件工资。“上班不耽搁接送孩子,也不耽搁照顾家,时间上很方便。”白粉歌说,工人上班不用拘泥于时间限制,可随时根据自己的安排来上班,真正实现了照顾家庭、干农活与上班挣钱“三不误”。

生活更充实了 日子更有奔头了

“我们村里,几乎所有建档立卡户家里的有劳动能力的妇女都在这里工作。”李鸣阳说,该扶贫车间已吸纳3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均年增收12000余元。

“扶贫工作开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店村村民赵红一家,2014年便被识别为贫困户。“公公脑梗,行动不便;女儿上初中,儿子上小学,我根本没有机会出去工作。”赵红说,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收拾完家务就没事干了,日子过得“很没意思”。自从在扶贫车间工作,赵红安置好家里就上班,生活变得忙碌起来。

“现在生活很充实,精神状态也好了。”赵红说,在车间里工友们说说笑笑,休息的时候还有人表演节目、拍抖音小视频,工作气氛让人很“舒服”。

“感谢长垣县供电公司为我们引来了这么好的项目!在这里高高兴兴地挣了钱,感觉日子更有奔头了。”赵红说。


  • 上一篇:“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开拓进取再谱商丘新篇
  • 下一篇:重度烧伤女孩渴望上学 16位老师给她“送教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