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嘀嗒、哈啰在郑州顺风车市场激战正酣 高德再入局抢“战”顺风车

时间:2019-06-16

河南商报记者杨桂芳

顺风车时代,在经历过去年短暂而微妙的暂停后,新一轮的竞争正在开启。

本月,导航出身的高德给顺风车业务按下重启键,已开始部分城市车主招募,计划近期上线试运营。

就在今年2月份,哈啰出行在包括郑州在内的城市上线顺风车业务,而同时期,顺风车老牌军嘀嗒也推出春节公益行活动争夺市场。

这场顺风车大战,随着高德这位新玩家的亮相,变得更加激烈。

消息 去年曾关闭顺风车业务的高德,近期打算重启

6月6日,有消息称,高德将重新上线顺风车业务,并有网友贴出招募顺风车车主的页面。

对此,高德方面在回应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德公益顺风车确已开始部分城市车主招募,计划近期上线试运营。高德公益顺风车将坚持不抽佣、不营利的真公益真顺风模式。用户对顺风车有着很强的需求,对于顺风车的上线,高德也非常慎重。

高德相关负责人称,我们会通过公益顺风车的模式来保障真顺风出行,还会通过更强的安全机制保障用户的利益。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实际上高德在2018年3月就曾宣布正式进入共享出行领域,并推出0佣金的顺风车业务,首先在成都、武汉等地上线。

但后来滴滴顺风车出现恶性事件并无限期下线后,高德也关停了该业务。

战火 几个月前哈啰上线顺风车业务,一开就是300多城

一开就计划300多城,这是哈啰顺风车在上线之初,在行业尤为瞩目的数字,被媒体形容为“来势汹汹”。

仅在河南,2月22日,哈啰就覆盖郑州、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三门峡、商丘、信阳、许昌、周口、驻马店和新乡等16个城市。

上述数字意味着顺风车领域在滴滴缺位的“窗口期”,正迎来新的扩张。

嘀嗒顺风车提供的数据显示,其目前已经进入300多个城市,平台车主达到1250万。在具体数字上,有媒体报道称其顺风车业务已经开通了349个城市,用户总数9000万左右,司乘比例约为1∶7.5。

老牌军嘀嗒出行,在失去竞争对手滴滴后,面临着哈啰这一向“出行”平台转变的竞争者,以及即将重新开启“顺风键”的高德。

探因 用户需求大,刺激顺风车赛道持续进入新玩家

新玩家争相加入,顺风车的发展颇受关注。据悉,仅2017年春运,滴滴顺风车运送人次为843万。2018年春运期间,滴滴跨城顺风车的运力更是达到3067万人次,相当于同一时间段民航46.7%的运力。

在2018年2月1日~3月2日,嘀嗒出行春运顺风车服务总人次已突破1608万人,这相当于嘀嗒出行2017年春运同期服务总人数的3倍以上,并且相当于31.5万辆51座大巴车满载时的运力。

哈啰出行在郑州区域,截至5月底,3个月时间总发单量超过70万次,接单率达到53%,且平台显示仍在增长之中。

这意味着早已被滴滴证明可成功的顺风车市场依然有着庞大的需求,这也是刺激新玩家争相进入的原因之一。

困境顺风车算不算营运车辆?身份困惑急需消除

在2月份,河南商报记者曾经尝试用某顺风车平台呼叫顺风车,三次尝试,一次是一夜无人接单,一次是有车主接单后来了却不是同一车辆,第三次从郑州东区到中原区,晚上9点,在呼叫约10分钟并加钱后,成功呼叫了一辆同路的顺风车。

顺路、便宜,这是用户使用顺风车的主要原因;但接单少、加钱、私下付费等也是顺风车被诟病之处。

诟病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对“顺风车”这一业务定义的理解不同。在一些乘客看来,自己支付了乘车费用,就是交易。既然是交易,就是营运车辆。

但在不少平台看来,顺风车作为共享出行平台,是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有的平台甚至推出0佣金的顺风车业务。

哈啰出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就曾经表述过这样的观点,顺风车本质上属于公益性、非盈利性质的共享互助出行模式,行业有过曾经将之当快车运营的误区,也让乘客误解为顺风车本质为一种运价低廉的“网约车”。

讨论

网约车与顺风车其中的界限在哪里

对于城市管理方而言,顺风车该执行何种政策则是个话题。

河南商报在之前关于《郑州一嘀嗒顺风车司机被查扣车辆、罚款5000元,顺风车算不算非法营运》的报道中,就采写了这样一个案例:顺风车司机刘先生在今年4月份完成一单订单时,因为没有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车辆运营证等被郑州市交运委执法处查扣车辆,罚款5000元。

这样的案例虽是个例,但也意味着顺风车身份的尴尬性。

嘀嗒出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约车与顺风车是有界限的。网约车谈不上共享经济,快车、专车都是运营车辆,顺风车是真正的共享经济。

“我们在市内合乘的订单上仅仅会收取1~2元的信息服务费。顺风车的本质是共享,真顺风车是帮助车主节约出行成本,而非赚钱。”她说。

观点

准入条件、责任归属、安全是顺风车的待解难题

地图导航出身的高德如果再次踏入顺风车市场,势必掀起该行业蠢蠢欲动态势。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陈礼腾表示,2018年顺风车因为两起严重的安全事故下线之后,只剩下少量的平台还在经营顺风车业务。然而,顺风车以其低成本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较大的需求量是众多平台蠢蠢欲动的原因所在。

高德重启顺风车业务,也许是瞄准滴滴恢复顺风车之前的“窗口期”争夺更多用户。此外,近期美团开启聚合模式与高德“撞车”,高德如果上线顺风车或有此考量。

值得关注的是钉钉和哈啰顺风车合作的细分顺风车模式,是对出行市场细分赛道的争夺。“相比于传统顺风车,根据使用场景细分顺风车,有利于提高顺风车安全性、成本及效率。”陈礼腾说。

在陈礼腾看来,顺风车的准入条件、责任归属、安全等,依旧是待解的难题,各平台目前仍需不断完善规则,推进行业安全发展。

顺风车大战待启

主要玩家

哈啰

2019年2月顺风车业务上线,一上线就计划300多城,其中河南包括郑州在内共16个城市。

高德

2018年3月顺风车业务曾短暂在一些城市上线,后随着滴滴事件下线,今年6月宣布重启。

嘀嗒

2018年4月初嘀嗒顺风车进入郑州,目前宣布全国用户总数达9000万左右。

潜在玩家

滴滴

2018年8月顺风车业务下线整改,至今尚未恢复。

业内等待着其新动作,在其下线这段“窗口期”,各出行平台均瞄准顺风车业务发力。

美团

2019年4月,美团打车以“聚合模式”进入郑州,目前是以平台合作方式在运营,尚未涉及顺风车。

不过此前,哈啰与高德均是以“聚合模式”进入市场。

  • 上一篇:干、湿、易腐、厨余、其他……垃圾分类到底分了几种
  • 下一篇:2018年河南人口发展报告发布 郑州成为河南第一常住人口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