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今豫言|“三夏”里的“耐心”与“紧迫”

时间:2019-05-30

吞金浪,漱金流,吐金蛋,410万台(套)以上农机,正在我省8600万亩麦田“讲述”着现代化收获的“童话”:麦粒归仓、秸秆打捆、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这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阅兵”,也是重塑农业经营体系的“大展览”。

面对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经营以小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的现状,推动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是个难题。另一方面,小麦生产大省曾面临尴尬:高档烘焙类面粉还要依靠进口。市场需求强烈呼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发展迫切期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规模化经营。然而,时代要求的“紧迫”,还非得与历史渐进的“耐心”进行磋商对话:一方说要加快土地流转;一方说要防止大量农民变成既没有办法转移就业又无地可种的无业流民。

两难之间,智慧开山,政策铺路。小麦生产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保证了农民权益,财政补贴调动了农户积极性,连方成片、统一标准的经营

方式,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豫北强筋、豫中东强筋、豫南弱筋3个小麦生产区连片种植已成规模;种植结构调整,推动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的转型,省农业厅探索推广的“政府+银行+企业+合作社+农民”的联合体发展模式,联通了农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确保农业现代化走得稳、走得顺、走得好。

“三夏”的机械化方阵,演示着农业发展新路,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无论小大,都要在保持平稳、维护农户利益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 上一篇:5G自动驾驶技术首次成功运用于特种车辆 许昌5G产业跑出“加速度”
  • 下一篇: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王国生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