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有个性!一汝南籍画家回乡建艺术馆“反哺”乡亲

时间:2018-05-19

泥土香,泥巴亲!——李新国回乡建艺术馆“反哺”乡亲


群众文化艺术馆的农耕博物馆

群众文化艺术馆的美术馆一角

泥土香,泥巴亲。融入家乡、融入乡亲的李新国(右一)

穿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石柱和﹃思源﹄门,便是孝道园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耀成通讯员牛志华文图

阅读提示|季节的鲜花会落,心中的真花永恒。从构思到规划到落成,以画牡丹著称的汝南籍画家李新国凭一己之力,用10年时间,在家乡汝南县板店乡板店村建起了一座群众文化艺术馆。老少爷儿们农闲之际走进馆里,观看美术馆内作品,辨认农耕博物馆展出的老物件,体味孝道园里的孝文化,欣赏牡丹园、荷花园里的花卉,潜移默化中,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这个艺术馆,就是为家乡父老建的,会永远对乡亲们免费开放。”李新国说。

十年,建成乡村群众文化艺术馆

16年前,李新国在老家汝南县板店乡举办首次个人画展时,就产生了在老家为乡亲们建乡村艺术馆的想法。1999年,李新国开始在板店村实施自己的计划,历经十年,他自筹资金,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建成了占地十多亩的乡村群众文化艺术馆。不久前开馆时,他还举办了以“不忘初心,留住乡愁,感恩乡亲”为主题的个人国画展,吸引来各界人士和近千名乡亲参加开幕式。

“开馆时间不长,来的人不少,各级领导、各界人士都慕名前来参观。”李新国说,这个乡村群众文化馆就是为群众开的,只要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不管是谁,什么时间来,都免费开放。“有的群众夜晚有闲空过来了,我也照样开门相迎。”

该艺术馆由美术馆、农耕博物馆、孝道园、牡丹园、荷花园五个部分组成。

美术馆门前匾额“泥土香”三个字由李新国恩师张之光题写,首期展出了61幅李新国的国画作品,有伟人、有乡亲,有牡丹、有鸟虫,有长卷、有小品,集中展现了李新国几十年来“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艺术风格。

李新国说,美术馆展出的不仅是自己的作品,全县的、全国的,国外的优秀作品都可以来展览。

农耕博物馆,摆放着多年“淘”来的耧、犁、耙、织布机、纺车、煤油灯等传统老物件。“几千年来农耕时代的老物件,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和孩子都不认识了,传承不能断,历史不能忘,这就是我建农耕博物馆的目的。”李新国说。

穿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石柱和“思源”门,便进入了孝道园。目前,古代二十四孝石雕墙已经完工。这些大孝事迹就像一面镜子,群众驻足,观古照今,反思己过,净化心灵,从小孝开始,升华到中孝、大孝。下一步,他还将深入调研,从每个省各选出一名孝子,再从河南省每个地市各选出一名孝子,到汝南县每个乡镇各选出一名孝子,进行精心绘画,创作出现代版的孝子图,组成古今“百孝图”,全部放到孝道园里,用来传播孝道文化。

牡丹园和荷花园里,有各种牡丹品种和野生牡丹,有月牙池和观景台,象征富贵吉祥、花好月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个园子传统古朴,既体现出深厚的传统人文底蕴,又重塑经典的自然生态空间,在给人美和艺术享受的同时,提升情趣,净化人心。

回归,农村更需要文艺作品熏陶

“大城市艺术家多的是,缺我一个不少,多我一个不多,但乡村多我一个,就完全不一样了!”李新国说,美丽乡村不能缺少文化,农村更需要文艺作品熏陶。“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一点儿文化都没有,美就大打折扣了。”

李新国,1952年出生于汝南板店乡板店村,笔名老三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牡丹芍药协会特约画家,擅长国画。他曾任板店公社文化站站长、汝南县工人文化宫美工,1986年考入西安美院国画系,先后师从刘文西、杨之光、李自强、张之光、刘保申等著名画家。

李新国山水、花鸟、人物、牡丹、小品,样样精通。画作古朴、厚重、豪放,微妙传神,尤其擅长画牡丹,画风遒劲隽丽、文野兼容、朴素脱俗。著名美术史论家汤麟对他作品的评语:“我可以狂言一句,这么好的牡丹,后无来者我不敢说,但确是前无古人的,近60年所未曾见。”

《放鸭图》入选中国画三百家作品展。曾十年创作一幅大型工笔重彩百米长卷《牡丹颂》,被中央电视台、中央教育电视台专题报道。他赴欧洲进行学术交流,相继在泰国和北京、澳门、广州、成都、武汉、郑州等地成功举办画展。他深得当代画坛名宿大家爱惜。刘文西为他的乡村艺术馆题写“为人民作画”相赠。我省著名画家马国强向全国画展大力推介他的艺术成果。他的画作被多国政要收藏,很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泥土香,泥巴亲!”李新国说,艺术深入生活,才有生命力。乡村振兴少了文化艺术怎么行?“在外地,别人喊我先生,到了驻马店,人们喊我李新国,回到板店,家乡父老喊我小名国国。哈哈,一回来,感觉年轻了二十岁。人走千里,还是家乡亲,家乡人民需要,我就回来了,我的根在这儿呀。”

5月16日,记者走进李新国的乡村艺术馆看到,村里的孩子在此玩耍,年轻人不时在农耕老物件和二十四孝图前驻足仔细观看,乡亲们不时来看看美术作品,进园子转转,赏赏荷花,观观牡丹。

李新国说,文化艺术需要走进乡村,农民更需要文化艺术。物质富裕了,精神也要成长和提升。自己能为家乡服务,为父老乡亲服务。让高雅的艺术走进民间,让父老乡亲了解艺术,让群众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家乡群众的文化素养,把美好的东西保存下来、传承下去,是非常幸福的事儿。

乡亲们对李新国建群众艺术馆,个个伸出大拇指点赞。“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看画展看牡丹,还能健身,好得很呀!”一位乡亲笑着说。

初衷,为人民作画融入广大群众

记者:你为什么要从大城市回来建乡村艺术馆?

李新国:一个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必须走进生活,走进人民大众,和广大群众融为一体的。我认为,人民是艺术的源头活水,艺术更应该为人民服务。艺术的本质就是人民的艺术。所以,我回来建乡村艺术馆,回报家乡父老对我的恩情。

记者:文艺创作的方向是什么,什么叫真正的深入生活,融入群众?

李新国: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艺是人民创造的。文艺创造方向的最大问题,是为谁服务的问题。要以人民为中心,就像我的老师刘文西送我的“为人民作画”的字一样,不为人民作画,不反映人民生活,不服务人民,脱离了人民,怎么能叫人民艺术家。深入生活,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也不是下去一两天就叫深入生活,要下大功夫,要身入、心入、情入,真心诚意地到生活中来,不是浮躁的,要真正和老百姓交朋友,不是交一天两天的朋友,是交一辈子的朋友,融入进来,他灵魂深处的东西,就会慢慢有所发掘、有所了解,你写出来的、画出来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才能感动人。要深入了解人,深入描写人,挖掘人的心灵美,把人民善良、朴素、坚强、美好的东西给画出来。不到生活中去,没东西画,深入生活,用身用心用情真正体会到了,就有画不完的东西,就会创造出各种有血有肉的优秀作品来。

记者:一个艺术家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李新国:什么是中国画,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在哪里?我画牡丹,其实画的不是牡丹,是一种精、气、神。每朵牡丹,就像一个人,是母子情,是啼血怒放的顽强拼搏精神,是给人美的正能量的向上精神。艺术家要融入生活、融入时代,服务广大群众,创作出生动的、有精气神的、带着泥土气息的文艺作品来。通俗不等于庸俗。文艺作品不能为快乐而快乐,要给人思考,要提高群众的审美情趣,通过文艺作品,使人深入思考很多问题,净化大家的心灵。我认为,真正的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我回归家乡建乡村群众文化艺术馆,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乡亲而建,以后要捐献给国家,永远服务群众。


  • 上一篇:登封森林旅游激活绿色经济
  • 下一篇:驻马店41岁男子默默捐学15年 累计捐资数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