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郑州多半营业额通过移动支付 卖烤红薯的小摊都能扫码付

时间:2017-08-24

郑州多半营业额通过移动支付 卖烤红薯的小摊都能扫码付

如今移动支付已经非常普及,现金用得越来越少

河南商报记者 张郁/摄

河南商报记者 陈薇

一年前,出门只带手机不带钱包,还是真人秀节目里的“挑战任务”,而时下不带钱包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常态,吃、喝、玩、乐、行,几乎所有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手机移动支付来完成。

一个月钱包里200元现金往往都没花完,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生活开支减少了,而是越来越多的钱都通过手机支付不知不觉花掉了。

【刷屏】

微信“抽风”一小时

很多生意人急坏了

8月21日下午,微信短时间“抽风”,却成为一则刷屏的新闻。

当天下午,部分用户反映微信出现大面积故障,故障除了涉及微信内容无法分享给好友、微信搜索功能故障,更重要的是,零钱提现、微信转账功能也失效了。

根据当时网友提供的图片,零钱提现时会出现“系统繁忙,请稍后再试”的提示,转账时则会出现“网络通信出现问题,请稍后再试”的字样。

尽管从有用户反映出问题到微信方面表示功能逐步恢复有一个小时左右,但还是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吐槽。

一个APP短暂停摆,立即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人们对于微信、支付宝的依赖可见一斑。

“微信怎么可以不能用呢?转账功能出故障会耽误客人下单!”在微信上做化妆品、儿童日用品生意的李茜夕说,下午有个客户急着找她买奶粉,结果微信转账功能不能用了。

对方催着让李茜夕发货,看到微信红包功能还不受影响,硬是把600多元的奶粉款分成4个红包发了过来。

“我本来想让她银行转账过来,对方却说很久不用银行卡,早就忘了网银怎么登录使用啦。”李茜夕说。

  【潮流】

看到中国人买东西不用现金 外国总理说“我们有点土”

其实不只是微信,去年11月支付宝出现短暂故障,也引发了用户的焦虑。凭借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手段,中国人对移动支付的依赖让很多发达国家的人都感觉不可想象。

“在结账的队伍里,中国人挥舞着手机,没有付一分钱现金就买走了栗子。我们觉得自己有点土。”8月20日晚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英文演讲时,分享了他在上海买栗子的小故事,并称新加坡已经落后于中国一些智慧城市,现在新加坡商界正在引入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

李显龙看到的,确实是很多中国人的日常。

在郑州万象城的一家粤菜餐厅,市民李女士到店之后不用喊服务员,可以直接扫描桌子右下角的微信自助点餐二维码进行在线点菜。

在菜单页面,每样菜都有清晰的配图和实时的价格显示,还有优惠活动等,通过这种方式点菜并在线完成支付,还会有满减及红包,比现金支付便宜了不少。如果想开发票,也可以通过吃饭之后服务员提供的小票上的二维码搞定。

在她看来,吃饭不用等服务员拿菜单来点餐,结账时也不用在收银台排队付钱,节省了很多时间。

而且要是几个朋友间AA制消费也非常方便,付款人对一起吃饭的几人发起群收款,输入金额和人数,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出每人应付金额,直接向大家发起收款就可以,不会因为付多付少、找零不便而尴尬。

  【商家】

现在要是没有扫码枪 不敢想象怎么做生意

消费者对于手机移动支付的依赖,让商家也在不断改变着经营习惯。

“三年前支付宝方来店里推广安装扫码器,我爱人还觉得没必要。”刘先生在郑州市黄河东路阿卡迪亚小区临街商铺经营着一家150平方米左右的便利店,回忆起当初安装手机支付码的扫码枪,他还记得妻子不太愿意花那300多元。

不过,安装第一年,这个扫码枪确实没有太高的利用率,只是一个摆设,最多会有几个年轻人来尝鲜,或是实在着急没有现金拿来应急。

他也没有想到,不到三年时间,现在这个扫码枪使用率很高,一多半的客人购物会使用移动支付来结算。这时候,这个扫码枪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与扫二维码支付需要输入金额、密码相比,扫码枪小额免密结账的效率更高。

“烤红薯的摊子都可以扫码支付,不用移动支付就会影响生意!”他说,现在店里每天一多半的营业额都是通过移动支付完成的,不敢想象要是没有扫码枪怎么做生意。

出租车司机何师傅则是“求”了自己15岁的女儿,帮他把收款二维码打印粘贴在出租车上。

“别看我才40多岁,其实天天跑出租车挺老‘土’的,手机收钱付钱还没有女儿用得好。”他说,“我不用移动支付,架不住乘客要用呀!只好让女儿帮忙弄个收款码搁在车上。”

自年初放了收款码,他现在跑一天车就收百十元的现金,而以前出门一天,准备300多元零钱都不够给乘客找零的。

  【生活】

出门不带钱包

不再是一项“挑战”

如果说2016年不带现金出门还是真人秀中的一项挑战,那么到了今年,出门不带钱包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挑战,而只是一种常态。

“以前出门要带钥匙、手机、钱包‘三件套’,现在就剩下钥匙、手机‘两件套’。”在一家活动执行公司工作的聂女士说,她现在钱包里的100多元零钱,经常用半个多月还用不完。

她感觉潜移默化中,很多以前用现金的场合,现在会主动要求用手机支付,钱包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她经常在当当网上选择货到付款的方式购书,这么多年送书的快递员都对她现金支付没有异议,不过最近半年,快递员会主动要求她用支付宝或是微信支付。聂女士获知的原因很简单,快递员和公司结算货款是通过移动支付,收现金对快递员来说非常麻烦。

然而,强迫使用移动支付的方式也让聂女士有一些反感。

8月初,微信和支付宝再一次在移动支付领域开始新一轮鏖战,为争夺客户双方推出“无现金日”和“无现金城市周”。这两家占据移动支付大半江山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提法引起了央行的关注,“无现金社会”的概念招来颇多争议。

  • 上一篇:因为爸爸不戒烟 郑州八岁小女孩愤而离家出走
  • 下一篇:安阳女孩高烧致脑瘫 希望捐献器官和遗体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