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让清明扫墓祭祖生发文明新风尚【长城时评】

时间:2017-04-02

  风清气爽清明节,扫墓祭祖思先人。

  清明作为节日,早在唐朝时得以确立。千百年来,清明节扫墓祭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在清明节扫墓。笔者看来,清明扫墓祭祖意义有三,一是祭奠先祖,抒发追思怀念之情;二是言传身教,教育后辈,时刻不忘先人的养育之恩;三是传承家风,延续优良传统。

  对于城市的人群来说,在清明节到来前的周末扫墓祭祖已成为首选。短时期内车流人流增加,交通拥堵在所难免。特别是通往公墓、陵园的道路交通状况更是堪忧,加之个别商贩在路边排摊设点出售祭祀用品,单向双车道的道路往往只剩一个车道,且不时有过路的市民停车下来买东西。一些“性急”的车主,干脆选择驶过中线,逆行超车;还有的车主索性将车停靠在路边。这样无形中给交警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不停地疏导车流人流,时不时的处理剐蹭等,一些交通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农村等其他地方的群众扫墓祭祖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农村墓地较多且分散,有的在山坡林地边,有的在田间地头,还有的在道路沿线,加之“家门户族”队伍庞大,动辄三四代几十人浩浩荡荡,扫墓祭祖的队伍随处可见。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几乎是祭祖必不可少的程序仪式。焚烧纸钱,三跪九叩,燃放鞭炮,扫墓祭祖仪式结束后众人便尽数离去。大量的烟尘和灰烬弥漫散布在空气中,纸钱香烛焚烧的痕迹醒目扎眼,造成环境污染无庸赘述,更有甚者,未燃尽的香烛、纸钱会点燃枯草、树木,引发火灾,近几年因清明祭祖引发的火灾屡见不鲜。

  交通拥堵带来安全隐患,主要原因是短时间内车流量人流量骤增。要想缓解交通压力,确保人身安全,重点在于引导市民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错开扫墓祭祖的高峰期,避免人为扎堆拥堵。同时要加强道路执法检查,严厉清理、打击占道经营的行为,在这一方面交通运输部门仍有文章可做。当然,交通拥堵也暴露出一些公墓、陵园接待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接待能力,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是公墓、陵园的当务之急。

  如何破解传统观念习俗带来的问题,如何使传统节日生发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值得我们研究攻坚的课题。祭奠先祖、教育后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扫墓祭祖不妨推陈出新、大胆尝试,以现代的观念传承传统习俗。古人有清明插花、植树的习俗,全国多地开始流行“零碳祭祀”,为扫墓祭祖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参考。为先人献上一束鲜花、植上一颗小树、写上一段追思文字,既低碳节能环保,又继承和延伸了传统祭祀习俗,何尝不是有益的尝试。(翟茂盛)

  • 上一篇:清明扫墓,请多些真诚少些套路【长城时评】
  • 下一篇:清明祭祀要除陋习树新风【长城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