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保险扶贫要接地气

时间:2017-08-31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扶贫方式需要创新,特别需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实现社会帮扶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在“脱贫”这场“攻坚战”里,保险凭借其风险保障和资金融通功能,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保险大数法则,只要拿出一少部分钱,就可以调动保险公司一大笔钱用于扶贫脱贫。而“保险+扶贫”的模式也在逐渐改变过去“给钱给物、打卡到户”的帮扶模式。借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扶贫由“输血”转向“造血”。

保险扶贫由来已久,部分险企也有所响应。但对于贫困地区而言,相关扶贫险种仍然较少,保障范围较窄。农业生产面临的灾害风险是很多贫困地区脱贫所面临的一大“顽疾”。以农业险为例,针对不同地区的地域特征,“土豆险”“养驴险”等定制险种层出不穷,但大多还是处于试点阶段,无法做到大面积覆盖。此外,以价格指数保险为代表的应对市场风险险种同样出现覆盖范围窄的问题。数据显示,在生猪养殖大省湖南,全省122个县(市、区)中,只有7个探索试行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

采访中,一些农民反映,由于一些保险产品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接地气”,并且保障额度偏低、保险责任过窄、与实际损失差距较大,经济补偿作用不明显,因此不太受欢迎。建议保险公司能够深入基层调研,量身定制相关保险方案,使保险产品服务更加贴近贫困地区实际和农民风险保障需求。鼓励保险机构针对贫困地区开发保价格、保收入的农产品价格保险和特色农险产品,切实提高对贫困地区生产力的保护。

保险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也是现代保险服务业服务的一个基本对象。希望险企牢记保险的普惠原则,让保险服务在贫困地区做到“到户到人”,对贫困人口做到“应保尽保”,让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得到现代保险的全方位保障。这也是保险扶贫的一部分。(记者 任国省)

  • 上一篇:河北武术争当全国排头兵
  • 下一篇:聚焦全运会:为做好裁判工作注入机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