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海南新闻

三亚海棠湾水系工程初具规模:一水贯“海棠” 滨海添新景

时间:2019-01-26
长长的起重机吊臂,将钢筋吊上堤梁,工人们正忙着安装钢筋和水泥模板。虽是冬日,三亚的阳光依旧带着几分炙热,照在他们汗津津的脸上……1月24日,在三亚市海棠区藤桥河入海口的堤岸上,海棠湾水系工程1号泵闸正在加速建设。

作为一项集防洪、排涝为一体的市政基础设施,三亚海棠湾水系工程南起铁炉港,经大小龙江塘,北至椰子洲岛,出海口位于土福湾,主河全长13.8公里,加上支河全长达42.8公里,工程体量极大。

整个工程分为南区二期、中区、北区三部分进行。目前南区二期已经完成全部施工,主河道贯通7.93公里。其中,位于入海口的1号泵闸就在北区,是调节水系水位的关键所在。

1号泵闸工地负责人、中交四航局现场项目副经理孙宗明也晒得黝黑。他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泵闸计划2020年建成,可以随时开闭,起到防洪排涝的作用,始终保持水系内水位不低于1.7米,可以让游艇、游船在内河里通航。

海南日报记者沿着1号泵闸上溯,走在海岸大道上,两岸山水相映成趣。最外侧,是国家海岸海棠湾的滨海风光,紧挨着的是滨海18家高端特色酒店带,最右侧依次坐落着龙海、龙江、林旺、青田4个风情小镇。而水系工程纵贯其间,为海棠湾畔兴旺的旅游产业、宁静的田园生活带来“梦里水乡”的滨河意境。

“在建设水系工程之前,这里没有一条连贯的河流,到处是芦苇杂乱的荒滩、水沟、小池塘和沙坝,与海棠湾高端滨海旅游风光带反差极大。”海棠湾开发公司工程部经理赵德山驻扎海棠湾多年,见证了这里的每一点改变。

他介绍,水系工程完工后,不仅能发挥湿地生态海绵的功能,串联起铁炉港潟湖、藤桥南北河、大小龙江塘、指状湿地、椰子洲湿地等海棠湾丰富的自然地貌景观,还将开辟一条水上内河游览廊道,为游艇游船通航创造条件。

南区二期已建成的河道处,静水流深、曲折蜿蜒。红树林亭亭如盖,白色水鸟不时在这深绿色的背景中飞过。“按照规划,海棠湾水系工程将建成接近自然的状态,所以整个河道也是弯弯曲曲,错落有致。”赵德山带着海南日报记者一路走一路介绍,语气中满是自豪:“海棠湾一年四季天气都好,相信水系工程建成后,山、海、河水天一色,一定很漂亮!”

海棠区区长孙耿表示,海棠区将对标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深入发掘椰子洲湿地、内陆水系等旅游资源,推动海洋、岛屿、陆地“三位一体”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1号泵闸处,孙宗明依旧驻守在工地,监督建设进度。赵德山也不时开车梭巡在水系各处施工工地,他们都期待着,海棠湾水系工程,为海棠湾国家度假胜地的蓝图上添一抹新绿。

原标题:南区二期已经完成全部施工,三亚海棠湾水系工程初具规模

一水贯“海棠”滨海添新景

  • 上一篇:琼海重点培育医疗健康、会议会展等经济新增长极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 下一篇:环“岛”骑行 海口举办“绿水青山,文明海口”湿地骑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