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宋兵:身残志坚的脱贫带头人

时间:2017-04-27

  种了10亩猕猴桃、20亩蔬菜,把日子过得风风火火;作为村民组组长,带领全组40多户130多名组员发展种养殖业,走在脱贫致富路上……谈起宋兵,修文县小箐乡龙山村村支书王浩竖起大拇指。

  宋兵,36岁,身高不足1米3,驼背、残腿,是龙山村的贫困户。身残志坚,宋兵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事情的转机源自四年前,小箐乡在龙山村开展猕猴桃、蔬果种植,大朝门组是试点,苗、肥料、技术培训等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

  宋兵抓住这个机会,请人帮忙,在自家十多亩地全部种上了猕猴桃。不仅如此,看到有村民撂荒的土地,他就承包过来,种上蔬菜,算下来,差不多承包了20亩“荒地”。

  “之所以要种蔬菜,是因为妻子、父亲可以随时帮忙。”宋兵说,猕猴桃的种植和管理较为复杂、见效也慢,而蔬菜见效快,能迅速变现,帮助维持家庭开销、请工人管理猕猴桃。

  “请人帮忙是无奈之举,他家里一共四个人,三个是残疾。”王浩说。

  宋兵自己身体残疾,妻子右眼失明,母亲半身瘫痪。全家身体健全的,仅有60多岁的父亲宋兴华一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宋兴华的劳动能力日渐减弱。这也是宋兵最为担忧的地方。

  “虽然每个月有政府托底的500多元补贴,但不设法自力更生,全家日子会越来越难熬。”宋兵诉说着他四年前下定决心,开始种植猕猴桃的原因。

  勤奋、脑子灵光,是王浩对宋兵的评价。王浩说:“作为村民组组长,宋兵还担当着发动村民流转土地,支持乡里、村里发展猕猴桃、蔬菜等产业的重任。”

  “他自己把路子想通了,率先作了示范,所以动员起其他村民来事半功倍。”王浩说。

  在宋兵的发动和带领下,如今,大朝门组40多户130多位村民几乎每家每户都通过种植猕猴桃、蔬菜获得了收益,看到了希望。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宋兵经常“泡”在自己的猕猴桃园里。“猕猴桃已经大面积挂果了,年底越过脱贫线,问题不大。”宋兵一边打理着猕猴桃,一边说着他实现脱贫的信心。

  今年,龙山村被列为全市20个特别困难村之一,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在这里打响。进组路、串户路、水塘、水渠等基础设施修好了,宋兵看到了希望,目前他正计划和村民合伙,在猕猴桃种植基地养殖10000只小香鸡。

  记者 李定林

  • 上一篇:贵阳市农委:我市整体动物免疫进度达100%
  • 下一篇:陈敏尔在中共贵州省委十二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