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守住绿水青山 换来金山银山

时间:2017-04-16

  贵州日报记者 赵勇军

  从乌江之畔到茂兰山下,从武陵山脉到草海之滨,贵州山水相依,景美人安。

  近年来,贵州将生态建设寓于整个经济发展建设中,爱“绿”,懂“绿”,更是努力用好“绿”,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2月3日,农历立春,也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贵州21万干部职工在全省各地上山参与义务植树。从2015年开始,这项活动成了全省节后工作日的一个“习惯”,全民植树造林,努力建设一个“绿色贵州”。

  爱绿、植绿、护绿、兴绿。贵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生态文明的理念,守住绿水青山,守住生态底线。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力。

  站在乌江渡电厂坝址下34号泉眼污水处理站,只见高浓度含磷废水经过中和池、熟化池、沉淀池、过滤池,直至达标排放,进入滚滚乌江。

  该工程于去年2月正式投用,乌江污染治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乌江水质将得到切实改善。

  2013年,贵州率先在赤水河流域实行河长制,并决定实施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规划。从2013年至2020年将投资55.7亿元,在赤水河流域内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和工业污染治理等9大类共501个项目,保护赤水河生态环境。

  良好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响亮的品牌。依托生态优势,贵州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绿色产业,高端定位、优先突破新兴产业,走资源集约型、生态友好型发展道路。

  加快建成大数据产业。贵州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坚守两条底线、实现弯道取直、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和现实路径。去年2月,贵州正式获准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大数据正成为引领全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动力。2016年,我省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3%,

  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山好水好资源好,大健康医药产业已成为贵州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围绕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贵州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综合效益,400多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成为资源要素集聚的发展新平台。

  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贵州全力建设国际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特色文化交流高地。去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41.2%和43.1%,其中入黔游客增长50%,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

  大力发展新型建筑建材业。以节能环保低碳为主导,贵安新区、安顺镇宁、黔西南贞丰、铜仁思南等10多个石材产业园“无中生有”;500家现代化石材生产企业,让深山顽石变成财富。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融合并进,成为贵州实现绿色发展的主途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生态文明这条大道上,贵州将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群众从绿色发展中分享更多生态红利。

  • 上一篇:党代会期间 相关路段不封路
  • 下一篇: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举行预备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