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贵州记者暗访小诊所门诊输液限制性措施实施情况

时间:2017-03-30

  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急诊输液室,有很多小孩在接受输液治疗。

    8月8日,天气阴凉,张艳前往贵阳一水上乐园游玩时忽然感冒。“我本来打算去诊所开点药吃算了,但是诊所医生要求输液。”张艳质疑,现在外地很多省市都取消了门诊输液,小病都不让输液了,为什么贵阳还有诊所极力让病人输液呢?

    其实,早在2015年,国家卫计委就下发了相关文件,要求严格规范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从今年下半年起,安徽、浙江和江苏等地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四川、新疆、云南多省区也在今年逐步取消了部分门诊输液室。那么贵州对门诊输液这类治疗手段有没有相关规定呢?8月9日,记者走访了贵阳市多家诊所、医院,发现小诊所对输液仍比较青睐,感冒也推荐输液;而正规的大医院,则建议小感冒不要随便输液。“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建丽介绍,目前很多大型医院确实已开始限制门诊输液。

    作为医疗主管部门,记者也在三天前发函采访贵州省卫计委,询问贵州是否也会出台相应措施规范门诊输液,以及是否会像安徽卫计委一样公布类似于53种不用输液的病症名单等情况。但截至记者发稿,暂时还没有得到回应。

    小感冒也输液 诊所:输液好得快

    因为前段时间下雨,贵阳天气变化大,记者于8月8日出现感冒症状,偶尔会打喷嚏、流鼻涕,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明显症状。

    第二天,记者以病人身份进入张艳治疗的东山扶风东路实验三中附近的诊所了解情况。

    诊所内一个约50岁的男医生简单地向记者询问病情后,拿着一把医用手电看了一下记者的喉咙,随即就给出了诊断结果:“你这个病情有点恼火,要输液才得行。”男医生说。

    就在记者咨询究竟是吃药好得快,还是输液好得快时,对方声称:“当然是输液好得快。”

    记者随后以输液时间太长为由,坚持吃药治疗,男医生则有意无意地提醒:“你这个病情严重,吃药没得效果不是等于零?”记者假装很犹豫,男医生紧接着再三劝说记者输液。最后,记者再三坚持吃药,另一个男医护人员说:“那就开药。”

    开药时,记者随口问起输液是输哪些药物时,男医生称消炎和止痛都有。记者从拿到的药看,医生共开了4种药物,共计药费32元。其中10克装的强力感冒灵颗粒6小袋,10克装修正牌复方金银花颗粒6小袋,还有罗红霉素胶囊一盒,阿莫西林胶囊半盒12粒。“一共吃两天,最好是晚上有时间了来输液。”记者临走时,男医生还不忘叮嘱记者晚上前来输液治疗。

    不输液只开药 一天药剂8元钱

    感冒这样的小毛病,是不是真有必要输液呢?在距离这家诊所不到一公里的另一家诊所,记者得到了相似答案。

    “感冒了不是?当然可以输液。”这家诊所内一个带有遵义接近四川口音的一名女医生,询问记者的病因后,给出了肯定回答。

    这位女医生称,与吃药打针比起来,输液好得更快。“输液只要60块钱,一次要一个多小时,药量要输三瓶。”女医生把输液的时间和费用及药量都告诉记者后,记者再次以时间太长、耽误吃饭为借口拒绝输液。女医生则接着说,“你这个病情输一次就好了。”

    记者仍再三坚持开药,女医生有点不耐烦地说:“随便你,吃药也行。”记者让她开少剂量的药,开吃一天的量就可以了,最后女医生开了4片复方氨酚烷胺片(俗称“感康”)和半盒8粒复方氨酚烷胶囊(别名“仁和可立克”),花费8元钱。

    正规大医院:感冒没必要输液,吃药就行

    记者从这两家诊所出来后,再次前往贵州省人民医院。因为是下午6点,常规门诊已经关门,记者来到急诊科内科询问治疗。

    与第一家诊所的医生一样,当天值班的急诊内科3号值班室周医生拿着手电查看了记者的口腔后,询问病情得知记者仅是感冒2天,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现象,吃了2颗感康没有效果。周医生则说,晚上急诊药较少,如果要开药也只能开与感康成分一样的药。

    “那没有其它药了,可以输液吗?”记者这样试探周医生,他则答复:“这种小感冒没有必要输液,开点药回去吃就行了。”周医生不建议感冒采用输液方式治疗。

    随后,他在记者的病历上写下诊断处理的内容。记者则再次询问,如果坚持输液,是不是可以输呢?周医生再次强调,输液也可以,但是没有必要。“输液200到300元钱,两次要输两天,每次两个小时。”记者询问起输液的相关情况,周医生这样答复。

    最后,周医生给记者开了一盒9元钱的泰诺牌酚麻美敏片。

    专家建议:成人小病不建议输液 小孩病情要遵循医嘱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建丽介绍:“前几年,一天有900多人次输液,现在每天输液的儿童不超过200人次,最少时就150人次。”

    陈建丽说,她很了解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也看过关于安徽省卫计委公布的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的名单,她本人也赞同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现在医生都意识到了输液弊端的问题,都在尽量减少输液。”

    “输液后很多人会出现输液反应或者药物过敏,这都是很危险的,严重的可以导致休克甚至死亡。”陈建丽说,静脉输液是一种有创治疗,输液的质量标准、包装系统和操作环境等都会影响输液的疗效和安全性。静脉输液使药物直接进入血管并遍布全身,发生过敏性休克等危重不良反应的几率也会增高。

    以记者走访诊所时遇到治疗感冒需要输液为例,陈建丽认为,感冒常常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针对病毒没有明确的特效药,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周左右自愈。临床上治疗感冒时,往往都是对症处理,如果像发烧可以用退烧药物,多喝水以促进病毒的排出,止咳、化痰。

    “儿童因为病情变化快,抗感染能力弱,有些输液难以避免。但儿童的血管比较细,静脉穿刺时比较困难。如果小孩呕吐严重并伴有脱水,吃药通过消化道很难吸收,那么治疗时就只能采取输液方式进行了。”陈建丽说。

    延伸阅读:减少输液对病人更有利

    “输液治疗的优点是见效快。”陈建丽介绍,与吃药、打针比起来,输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且对药物剂量、用药时间方面都比较好把控。陈建丽提醒,病人亟待改变对门诊输液的认识,尤其需严格使用抗菌素,减少细菌的耐药性,才能让抗菌素在关键时刻迅速、有效产生作用。

    “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素,我们都在努力。”陈建丽说,不管是什么疾病,患者进了医院都要如实地告知医生病情,医生可根据病情来确定治疗方案,把“要不要输液,能不能输液”这类问题留给医生,切莫主动要求医生给自己提供一些不可行的治疗方案。“当然,我们行医过程中都是根据患者病情出具治疗方案,一般不会接受患者不合理的意见。”

    总之,一定要明白“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基本原则,口服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且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记者 李坚 赵惠 摄影报道)

  • 上一篇:贵阳火车站一孕妇突然临盆 候车室变成临时产房
  • 下一篇:贵阳一男子客车售票大厅饿晕 执勤民警热心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