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广西高考的创新与传承

时间:2017-07-05

广西高考的创新与传承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罗琦梁莹

1977年以来的40年间,广西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始终在创新和传承中砥砺前行。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改革的思路和实践,广西还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后发展地区力行改革的典范。

1994年,互联网正式进入中国。1996年,广西便率先运用互联网试水高校招生远程录取等工作,成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省区。

“以往,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均采用现场录取模式,每到招生季,招生录取现场就像‘菜市场’,人头攒动。”据当年的工作人员回忆,由于考生档案均为纸质,大家需要搬运、翻阅大量档案,工作强度大、时间长、效率低、漏洞多。

“在录取工作中,有些考生档案往往找不到、管不住,是各省份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广西招生考试院副院长王华告诉记者。

如何把考生档案管住,提高工作效率?招考部门想出一个法子:以往是计算机跟着档案走,今后要让计算机管着档案走。

为此,广西招生考试院开发了一个以管理档案流转为目标的信息系统,在没有任何经验和先例的情况下,创新性地利用互联网来尝试异地远程录取。

事实证明,这一尝试非常成功。王华说,它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实现了录取程序的科学规范,促进高校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

远程录取,化难为简,对广西乃至全国的高校招生工作都是一次极具意义的改革,它在我国高校招生史上第一次叩开了远程录取的大门。

时隔两年,广西在1998年率先探索高校招生无纸化录取,成为国内首个成功实现“无纸化”投档录取的省区;1999年,广西在全国首创开放式录取,将考生所有信息通过网络对高校公开,将录取状态对考生公开;2004年,广西全面实行无纸化网上录取,并对部分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首次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这些创新之举,均使录取过程更加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2005年,经过多年的探索,广西实现了所有高考科目的全部网上无纸化阅卷。该模式提高了阅卷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传统阅卷模式下可能出现的意外误差,为实现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做出巨大贡献。

进入21世纪,我区招生考试工作紧扣教育部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内容和方向,积极探索高考科目设置改革、高考形式改革。

2002年,广西在“3+2”考试科目设置的基础上,首次实行“3+X”考试科目设置改革;2005年,我区又将考试科目设置调整为“3+小综合”。

在当时条件下,实行“3+小综合”方案相对合理,既没有偏科之嫌,也留给考生更多的志愿选择余地,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与此同时,为了维护考生公平享有考试和录取的权利。2012年起,广西制定新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外省户籍、学籍迁入人员在我区参加升学考试政策,符合条件的外来考生可以“异地高考”。2015年起,广西加快推进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将本科第二批与本科第三批合并为本科第二批,减少录取批次。2016年,广西出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特别是近年,我区实施了国家和自治区扶持性专项计划,连年扩大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规模,设立精准脱贫专项计划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生等各类培养计划,大力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增加了边境县、贫困县、自治县学生上全国重点高校和区内一本高校的机会。

“广西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不会模糊――即是助力广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助力广西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助力广西万千学子享有公平深造的权利和多样化成才的机会。”广西招生考试院院长李清先表示。

  • 上一篇:广西专家荣获“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奖
  • 下一篇:志愿没锁定会不会影响录取?招生考试院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