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春耕“变形记”

时间:2017-04-07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张冠年通讯员陈琳琳黎熙舟

4月5日,灵山县石塘镇中秀山下的水田像一面面明镜,将蓝天白云映在水中。

天色刚亮,该镇金丰水稻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马志坚就来到田边观察蓄水量,准备开始插秧。

“水量很足,可以进田了,出来吧!”马志坚掏出电话,对合作社农机手说。没多久,插秧机缓缓从田对面驶来,紧跟在后面的还有运送秧苗的车辆。

“先检查机器,再把秧苗摆好,没问题的话插秧机就可以下田了。”在马志坚的指挥下,8时15分,插秧机驶入水田,在田里开始来回运作,一畦畦排列整齐的秧苗随即呈现眼前。

至9时30分许,约8亩的稻田里已整整齐齐插上一垄一垄的秧苗。“用插秧机插秧速度真快啊!”一旁的农户们赞道。

“这还算慢的,刚才下田要先调整设备做准备,等他理顺了,一台机一个钟就可以插4亩田。”说起机械插秧的好处,马志坚眉飞色舞。说话间已到中午11时,插秧机还在忙碌,但已开到了更远的田畈去了。

此时,金丰水稻种植合作社宽阔的厂房里也热闹非凡。育秧流水线边,几个农户正忙碌着,将一个个育秧盆放入流水线上。一会儿工夫,出来的育秧盆上已经铺满了培养土,并播下稻种。合作社的员工谢瑞南则不停地把完工的育秧盆运到旁边的仓库摆放好。

“以前育秧要到水田去,既辛苦又费时,现在有了育秧设备,育秧就不用那么费力啦。”谢瑞南说,与秧田育秧相比,利用工厂化育秧设备育秧苗具有省秧田、省稻种、省工时以及育秧周期短、秧苗生长整齐等优点。

据介绍,金丰水稻种植合作社筹资购置了大型旋耕机、育秧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器械,为周边农户提供水稻育秧、耕插、收割、烘干一条龙服务,水稻生产从翻地、育苗、插秧到收割、烘干等,每道工序都实施机械化作业,形成了完善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在先进技术的吸引下,周边农户纷纷加入合作社,将自家的稻田交由合作社耕种,农民种植水稻的方式由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演变成如今的“甩手掌柜”,演绎了春耕春种“变形记”。

  • 上一篇:钦州:歌声响起来 文化亮起来
  • 下一篇:钦州市钦北区3月签约亿元项目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