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点亮希望灯

时间:2019-02-19

点亮希望灯

阳崇波

元宵,也有灯节一说。据说早在汉代就有庆祝元宵的习俗,到唐代时规模最为宏大。史载唐睿宗时,元宵之夜做的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京城破例取消宵禁,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称之“放灯”。更有诗句描述:“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与今人过节较为注重饮食相比,古人则更富有审美情趣。灯,有着美好的希望与祝福。自唐代以来,便有观灯闹夜的民间习俗,至北宋时从正月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赏花灯、逛花市是元宵节首选。灯街花市,鲜花盛放,灯火明亮如同白昼,人们通宵歌舞。唐代苏味道一诗《正月十五日夜》,成为元宵诗之经典:“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猜灯谜是应时应景之事,自南宋开始流行。宋代周密《武林旧事》有载:“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旧时的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猜中者揭签,获得小礼品留念。现在的谜灯,多是彩灯下挂一谜题,较为简陋。历史上最爱玩猜谜的估计要数清代人,他们组织谜社,在茶馆酒肆或是自家私宅开展活动,张灯悬谜,招引猜射。《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制猜灯谜的情景,尤以元宵节元妃制的一个“炮仗”灯谜谶语令人不禁感慨。

花灯、灯谜、花市……成为古代民间元宵节的“标配”。近些年来,花灯习俗也渐渐热火起来。在我家乡的小县城,元宵当天的游园活动也少不了花灯的影子,最主要是人们能聚在一起,享受春节最后的欢乐。

今天的元宵节,有些地方的吊花灯寓意“新生”的习俗依然留存,赏花灯、猜灯谜的游玩方式历久弥新,吃元宵的团团圆圆暖意仍流淌心田……虽然少了些许诗意与喧闹,但人们对春节的圆满落幕、新一年的隆重开幕,犹如点亮一盏心灯,寄语新的一年美好幸福。

  • 上一篇:古代“情人节”
  • 下一篇:火树银花闹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