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西新闻

13天转账18次 河池一妇女被"深圳警官"诈骗89万元

时间:2018-04-26

  在与素未谋面的 “检察院的检察官”和“公安局的警察”通过几次电话之后,来自东兰县的51岁杨某新就轻易地相信自己涉及一起洗黑钱的犯罪案件,并将自己的66万元积蓄以及向亲戚朋友借来的23万元汇给对方。日前,她跟记者聊起此事,懊悔不已,希望通过自身事例,告诫市民群众,谨防电信诈骗。

  在金城江区城西与丈夫做木材生意的杨某新,1月18日她接到自称深圳市公安局的“王警官”打来电话,称该局抓到了从事洗黑钱犯罪活动的“嫌疑人”,民警在“嫌疑人”身上搜出多张银行卡。其中一张有现金268万的银行卡是用杨某新身份证办理,据“嫌疑人”供述,将其中的26.8万转给杨某新作为“佣金”。为此,“王警官”认为杨某新参与洗黑钱犯罪活动。为了“查案”需要,命令杨某新把所有现金进行冻结,不得使用。

  接到“王警官”的电话,杨某新半信半疑,而对方威胁她要保密,不然会被逮捕坐牢,连累身边人。因为害怕,杨某新一直没说。1月22日,杨某新收到“王警官”发来短信,内容列举了她全部个人信息,这才让她相信自己正在“被调查”。“王警官”命令杨某新办理一张新银行卡,开通网上银行,并把所有现金转到新卡上,目的是冻结她的资金进行查案,结案后解冻。期间,还有一位自称“张检察官”的人电话告知杨某新,案件进入新阶段,需要她重置新手机,并在手机上安装QQ通讯软件,只身到宾馆进行QQ语音通话。为此,杨某新花费800元购置新手机,并先后5次独自到宾馆跟对方进行QQ语音通话。

  在杨某新向新银行卡转入66万元积蓄后,对方声称还需转入26.8万元保证金,待结案后一并解冻。杨某新又向亲戚朋友借得23万元后表示已无力筹资,对方才作罢。从1月22日至2月5日,13天内杨某新连续18次,给新办银行卡转入89万元。而对方以“查账”为由,让受骗人告知银行卡卡号、取款密码和网银转账动态密码。

  2月6日,杨某新从他人口中得知自己可能被骗,随即到银行查询发现新办银行卡余额为零,便到南桥派出所报案。

  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我市反诈骗中心于2016年9月成立,主要是对电信诈骗案件进行研判侦查;对涉案银行账户进行紧急止付、冻结;对涉案手机号进行拦截提醒。今年1月至4月,该中心共拦截境外拨打市民诈骗电话407起,挽回损失约80万。2017年河池市民遭电信诈骗损失1334万余元,今年1至4月损失600余万元,电信诈骗主要以冒充公检法机关办案为主,诈骗对象多是40岁到70岁的中老年妇女,因为诈骗窝点多设在境外,并使用改号软件拨打电话进行诈骗,得手后通过网银、第三方支付迅速将钱转走,因此,取证、侦破难度很大。

  警方提示,不要轻信任何电话、网络里所描述自己涉及案件的内容;不要轻信点开任何网络中奖或来源不明的网页链接;不要暴露自己接收到的任何验证码。对接到的电信诈骗电话,可拨打110或到辖区派出所了解、核实。(河池日报记者 杨天宇)

  • 上一篇:玉林玉东重拳打击非法偷采盗采矿产资源行为
  • 下一篇:博白“甘蔗哥”:要让甘蔗在北方“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