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惠州还有什么“大招”?

时间:2017-11-22

    编者按

    12月2日—3日,第七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将在惠州举行。此次论坛年会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广东省政府指导,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惠州市政府与广东省环保厅承办。期间将举办系列论坛活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近年来,惠州坚持走“五位一体”绿色跨越发展道路,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奋力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取得突出成效,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系列相关“国字号”荣誉。

    即日起,《南方日报·惠州观察》推出相关系列报道,聚焦惠州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敬请垂注!

    摘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国字号”荣誉后,惠州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什么“大招”?

    近日,《惠州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正式出台实施(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从构建绿色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建立绿色发展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构建安全的生态格局、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社会风尚7项主要任务着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惠州建设成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

    惠州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全面推进惠州生态文明建设。

    记者留意到,《方案》明确了不少新思路、新举措。惠州将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着力推动建立GDP与GEP双核算。惠州还将健全政绩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

    ●南方日报记者 周欢

    构建绿色空间▶▶到2020年新建绿色建筑占八成以上

    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将突出主体功能区规划引领,完善财政、产业、投资、人口流动、建设用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县(区)落实主体功能定位,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四规合一”“多规融合”。到2020年,全市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在11.1%左右。

    同时,惠州将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全面推进绿色城镇化,加强城市立体绿化,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统筹建设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海绵城市”。加强城乡规划“三区四线”(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绿线、蓝线、紫线、黄线)管理,杜绝大拆大建。到2020年,新建绿色建筑占全市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8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将加快编制村庄规划,实现全市行政村村庄规划全覆盖。大力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行动,构建优美宜居生态家园。到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自然村全覆盖。

    做大绿色产业▶▶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

    一座城市要实现绿色化发展,产业绿色化是关键一环。

    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惠州将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汽车与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产业,构建“2+2+N”现代产业新体系。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态,加快节能环保与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的融合,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40%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以上。

    惠州还将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建设潼湖生态智慧区,全力推进科技金融新城和国际合作产业园两个起步区建设。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壮大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4%。

    节能环保产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惠州在这方面也有新动作。惠州将落实国家节能环保产业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多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新的支柱产业。推动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推进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源、沼气、浅层地温能、海洋能等应用,发展分布式能源。同时,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1-10月梅州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第一
  • 下一篇:打造农业公园!惠州现代农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