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西部地理】广河阳洼湾: 改写中国史前史分期的小村庄

时间:2017-04-01

广河阳洼湾:改写中国史前史分期的小村庄

1924年, 安特生在这一带发现了半山遗址

公路边的阳洼湾路标

地层中发现的大块白灰团

黄土层中烧土层清晰可见

在阳洼湾发现了烧灰坑

专家学者们在阳洼湾一带考察

  广河县一个偏僻的小村,竟然是一个改写了中国史前史分期的地方。如今,这个地方,成为无数学人向往的地方。踏访阳洼湾,它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

  群山茫茫,小山村的发现纠正了曾经错误的认识

  2017年春节刚过,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广河县阳洼湾。这个小村,对了解中国史前史的人来说,有着无比巨大的诱惑力。

  “这一点,在2016年齐家文化国际研讨会上表露无遗。当时,几乎所有的与会者都想去阳洼湾,对他们而言,那是一个他们必须去的地方,甚至于是有些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广河县文化局局长唐士乾对此记忆犹新。唐士乾还是齐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这七八年间,为了弘扬齐家文化,他东奔西走,忙碌不停,组织诸多活动,对宣传齐家文化,功不可没。我们寻访阳洼湾之行,特地请到他和另一位酷爱齐家文化的副局长马宝明带路。

  广河县在兰州的西南方向,是一个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地方。以前,从兰州走广河需要三个多小时,如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畅通无比,一个小时就能到达广河。从兰州到广河,公路基本上在山岭之间穿行,等我们进了广河县城后,才发现,县城也被四面群山所包围。真有点“环滁皆山也”的意味。可惜的是,这里山和欧阳修笔下《醉翁亭》中描写的山不一样。

  这里的山和陇中黄土高原的山,大同小异,多是荒山。好在有一条河流从山谷中穿过,给两岸带来了无限的活力。这条河就是广通河,故此广河县城和兰州地形有些相似,大河穿城而过,城市村庄分布在河谷两侧。

  广河县名的来历,和我们眼前的这条河流密切相关。战国时期,秦人在这一带设置罕县,封有羌罕侯。到西汉时,从罕县析置大夏县。在久远的历史岁月中,这块土地上沉淀了大量深厚的历史文化。1917年,这里设立宁定县,县治设在太子寺,隶属于兰山道。这就是说,他们曾经归属兰州管辖。1913年,人们对全省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全省设7个道77个县,另外有宁夏护军使、宁海镇守使。兰山道是当时的第一道,治所设在省会所在皋兰县(今兰州城关区),其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兰州市,可管辖范围比今天的兰州大许多,管辖15个县,临洮、靖远、临夏、渭源、陇西、定西、会宁、岷县、漳县都归兰山道管辖。

  解放后,撤销了宁定县,成立广通回族自治区,不久改为县。1956年,设立临夏回族自治州,广通回族自治县改称广通县。后因县名与云南省广通县重复,于1957年改为广河县。这就是广河县名的来历。

  广河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除中部广通河谷冲积阶地地势平坦外,其余地区丘陵密布,沟壑纵横。这也就是我们一路上所看到的几乎全是山岭的缘故。

  在县城文化局,我们同唐士乾、马宝明会合后,就赶往阳洼湾。

  出县城就进入了大山,阳洼湾和我们多次去过的广河县齐家镇相距不远,不过阳洼湾属于半山文化类型。半山文化是马家窑文化的中期,这是生活在距今约4500年之前的先民们创造的一种文化。半山人要比齐家人早,似乎可以这样说,他们就是齐家文化的先民。然而,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之前,当时的观点是齐家人要早于马家窑(半山人)。

  “齐家期,是甘肃史前文化的最早时期。”这个观点是瑞典人安特生提出的,他是中国史前文化研究的开路者。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安特生在以兰州为中心的四百公里范围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后来,发表了《中华远古之文化》一文,安特生提出了一个推断,中原地区的彩陶文化可能是西方传播来的。这就是后来被中国学术界所诟病的“中国文化西来说”。

  同时,安特生对中国远古文化划分为六个时期,从早到晚,依次是齐家、仰韶、马厂、辛店、寺洼、沙井。在今天,这个分期的划分,显然有误。而纠正错误的证据,就是阳洼湾发现的两座墓葬。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仰韶文化就是指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时期。

  这就是人们寻找阳洼湾的原因所在。

[1] [2] 下一页 尾页
  • 上一篇:【大敦煌】我以我画谢我师
  • 下一篇:越来越多的候鸟在张掖黑河湿地聚集栖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