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护航脱贫攻坚】临夏州严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纪实

时间:2018-09-13

【护航脱贫攻坚】

对动扶贫“奶酪”者绝不手软

——临夏州严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纪实

东乡县东塬乡毛沟村违纪资金退赔会现场,村民依次领取退赔金。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通讯员王彬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吕宝林李艳丽

9月初的东乡县已是秋凉,但东塬乡毛沟村的村民们心里却暖洋洋的。

5日下午,东塬乡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退赔会——东乡县东塬乡毛沟村违纪资金退赔会。

“今天我们将违纪资金现场退赔给群众,给群众一个交代,还群众一个明白。”东乡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程晓云主持会议时说道。

原来,今年毛沟村发放地膜时,由于村党支部书记马伟东忙于其他工作,故委托其父在家发放。马伟东的父亲以拉运费的名义向群众每捆收取10元,共收取537捆5370元。8月31日,马伟东主动将违规收取的5370元资金上缴县纪委。9月5日上午,县纪委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当天,违规收取的资金全部被退还给了村民。“钱虽不多,但是心里暖暖的。”一名拄着拐杖的村民说。

“10块钱虽然不多,但是老百姓的钱一分一毫都不能动。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后将严格要求自己。”村党支部书记马伟东愧疚地说。

这是临夏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临夏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脱贫攻坚政策落实、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和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抓好日常监督,严查侵害群众利益者,强化警示教育,切实守护好困难群众的“奶酪”。

监督抓在“精准”和“日常”

位于黄河上游的临夏州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我省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

临夏州纪委监委深刻认识到,贫穷落后不能成为问题频发多发的理由,也不能成为监督执纪宽松软的借口,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不能放松惩治这一手。州委连续三年把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列为全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任务。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

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离不开纪检监察机关的精准监督和日常监督。

积石山县实行班子成员包片、科级干部包乡镇工作制度,抽调34名业务人员,每个乡镇2人,每月进行督查和业务指导,专抓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通过乡镇交叉检查、巡察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强化扶贫领域监督,做好精准监督。

“我们转变信访受理方式,设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举报电话,实行委机关干部全员轮流接访群众制度,主动下沉基层挖掘信访线索。”积石山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马海明介绍。

临夏县成立了以县级领导为组长的5个督查组,对全县81个贫困村和31个非贫困村的精准脱贫工作进行了督查,走访入户557户,发现问题264个。县纪委会同有关部门,采取重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先后2次对扶贫政策落实、驻村包社等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3个,问责干部2人,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通报。

临夏州纪委制定《临夏州2018年至2020年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畅通举报渠道的同时,在工作中坚持“三个一律”,凡是涉及扶贫领域的信访举报,一律批办不暂存;凡是涉及精准扶贫的问题线索,一律进行初核调查;凡是反映集中、问题突出的,一律挂牌督办。对一些重要问题线索,州纪委进行评估后,适时开展提级审查、州县联查和结果核查。

在深化“两查两保”专项行动和开展“三纠三促”行动的基础上,州委先后部署开展7轮巡察工作,重点巡察了26个州直部门、29个县市直单位和50个乡镇,对54个下属单位及行政村进行延伸巡察,对32所基层学校、卫生院开展了专项巡察,发现并反馈突出问题1539个,移交问题线索230件。

在做好日常监督方面,临夏州委成立4个基层作风督查组,将开展为期3年的明察暗访工作,目前已发现工作作风、扶贫领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1299个,分类移交相关县市和部门整改落实。州县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交叉检查组,对全州扶贫领域开展了全覆盖集中检查。

  • 上一篇:【清风时评】马奋强:岗位不是名利场
  • 下一篇:【甘肃日报评论员文章】展现中国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