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武威市推行综治网格化管理走笔

时间:2017-03-29

  甘肃日报记者 马顺龙

  2016年,武威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推行综治网格化管理,有效推进了综治工作规范化运行,为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武威市按照“服务为先、源头创稳,整合资源、齐抓共管,科技支撑、信息保障,因地制宜、全面覆盖,党建引领、提升能力”的原则,根据辖区面积、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生活习俗、行业特点、服务管理事项等要素和全面覆盖、便于服务、无缝衔接、动态管理的要求,以市直部门及中央、省属驻武单位为纵向,以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为横向,根据行业特点和管辖区域逐级划分若干网格单元,并按照“一格一员”或“一格多员”“一员多能”的要求配备网格员,使网格成为服务民生、化解矛盾的基本单元。目前,全市纵向划分四级网格体系,设置网格单元7238个,配备网格员7796名;横向划分四级网格体系,设置网格单元23538个,配备网格员29777名。

  为使网格化管理高效、顺畅运行,武威市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网格运行的重要保障机制,制定了《网格员管理办法(试行)》,细化明确了各级网格长及网格员工作职责。网格长主要负责推动重大事项的协调解决,对网格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和监督考核等工作。网格员承担政策法规宣传、风险隐患排查、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调解等职责。健全工作台账,印制《网格员工作手册》,并开设综治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发布工作动态,宣传典型经验,提高广大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建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报告、社情民意走访、台账管理、定期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化解、教育培训、协调联动、考核奖惩等八项制度,为综治网格化管理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建立网格员报备、动态调整机制,对于不能胜任的网格员,及时予以调整,严格兑现问责和淘汰制度。

  健全工作机制。由各级综治中心负责本级网格内工作的安排、分解、汇总、考核和上报;各级网格长、网格员以责任网格为工作主体,推行“一本工作手册、一张联系卡片、一部手持终端、一份责任承诺”的“四个一”服务工作法,进一步规范了综治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

  规范工作流程。对事项处置遵循三步法:发现、解决,反馈。一般性工作由网格员现场处理,并登记备案;对网格员难以解决或需要协调处置的工作,及时上报网格长协调上级机关或者部门进行处理,进展情况和办理结果及时向当事人反馈;突发性情况,由网格员在做好相应处置工作的同时,第一时间向网格长报送,逐级报告属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网格员跟踪反馈处理结果。

  武威市充分运用“互联网+”,积极开展微创新,精心打造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示范样板,运用示范效应推动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民勤县推行了“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X”运行模式,对于群众办理的事项和反映的问题,通过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及时予以解决,破解平安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武威市安监局、食药监局等结合实际,把各自工作职责、行业特点等要素纳入网格管理中,实现了工作职责和综治措施相互融合、整合落实。武威市人民银行以网格为单位设置党小组,互促共进,扩大了党组织覆盖面。古浪县面向居民公开招聘了综合能力强的网格巡查员,组建了城关街道社区专职网格化巡查队,充分发动引导群众广泛参与。

  武威市建立了逐级督查制度,对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分管负责人的主要责任和各级网格员的具体责任,逐级靠实综治工作责任,将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综治网格化管理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并引发重大问题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责任查究。

  • 上一篇:天津市蓟州区党政代表团在武威市考察侧记
  • 下一篇:武威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