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兰州新区进出口贸易额突破90亿元

时间:2017-12-29

架起甘肃对外开放的“新纽带” 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升的“催化剂”

新区进出口贸易额突破90亿元

  从2015年12月24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首单货物顺利通关,到2017年6月12日兰州铁路口岸新区作业区海关监管场所顺利通过验收,新区进出口贸易从无到有成倍数递增。截至11月底,新区进出口贸易额达90.4亿元,其中,综合保税区累计进出口额达79亿元,铁路口岸进出口额达11.4亿元。

  新跨越实现了内陆东西双向开放

  兰州新区中川北站,一列列开进开出的国际货运班列,以更高的效率、更快的速度,架起甘肃对外开放的“新纽带”,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升的“催化剂”。

  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兰州新区先行先试打造改革窗口、开放龙头,实现了内陆东西双向开放的新跨越。

  2015年7月从兰州新区始发的中欧班列开通,这趟列车途经中亚五国,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德国汉堡。从此、兰州到欧洲的铁路联运时间,缩短为15天。

  2016年,通过公路铁路联运的方式,兰州新区又开通了南亚班列,以往兰州的货物到达南亚的尼泊尔,海运最快也需要40天时间。

  今年10月,随着兰渝铁路的开行,中新南向通道的建设也将按下“快捷键”,中新南向通道将从兰州出发,通过兰渝铁路实现铁海联运,已是通往东南亚国家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目前,中川国际机场累计开辟大阪、圣彼得堡、法兰克福、曼谷、普吉等15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开通了兰州至迪拜、达卡国际货运包机,获批进口冰鲜水产品及水果指定口岸。

  自“兰州号”中亚国际货运班列首发以来,兰州新区已经相继开通运行了“兰州―汉堡―兰州”中欧往返货运班列,“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明斯克・中白工业园”中欧直通货运班列,“兰州―日喀则―加德满都”公铁联运南亚货运班列,国内首列“德国赫恩―兰州新区”冷藏集装箱中欧专列等。目前,中亚班列已经实现了在中川北铁路口岸的常态化往返运行,累计发运180多列。

  新区中川铁路口岸开通运营了兰州至中亚、欧洲、南亚的国际货运班列,2017年1月至11月,兰州新区中川铁路口岸共发运和到达中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74列。

  新突破成为不可替代的战略通道

  从10万吨到70万吨,兰州新区每时每刻在刷新着进出口货运数字。

  作为我国第九个内陆临时开放口岸、“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通道、国际货运班列的密集枢纽,通过这一口岸平台,兰州新区与俄罗斯、德国等近40个国家开展了经贸合作,本地近20家企业产品销往美国、欧洲、中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作为亚欧“大陆桥”的钻石节点,兰州新区向东距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等出海口岸不足2000公里,向南距广州、广西钦州港等口岸2200公里,向南距西藏中尼吉隆口岸不足3000公里,向西南距新疆喀什红其拉甫口岸不足3500公里,向西距新疆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2400公里。

  如今的兰州新区俨然成为我国联系中亚、西亚、东欧地区不可替代的战略通道,是我国除了海上通道外,向西亚、东欧开放统领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是欧亚大陆通道的必经之地。

  除了铁路口岸国际大通道外,兰州新区还拥有甘肃唯一的国际航空港――中川国际航空港,铁路和航空将一批批境外货物送往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以来已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额77.7亿元人民币。目前,综保区内注册登记企业达到262家,开展业务企业主要面向欧洲、东南亚、中西亚等地区,生产和进出口手表、集成电路、相机镜头、芯片电阻和手机触摸屏、电视机等电子产品。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与甘肃、广西、贵州还有重庆签订了四地合作协议,打造一条从沿着兰渝线延伸,到钦州港出海这样一个南向通道。通过这一南向通道,能够下海走向东南亚,同时还将东南亚的优质产品,反向地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进入到内陆城市,实现贸易的互联互通。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建平 通讯员 李发芽

  • 上一篇:兰州市七里河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进展顺利
  • 下一篇:“天马故乡”走进兰州推介冬春季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