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甘肃省七类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将被曝光

时间:2017-12-18

政策全解析

七类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将被曝光

 省人社厅下发《甘肃省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

  每日甘肃网12月18日讯 (西部商报记者 马莉) 12月17日,省人社厅下发《甘肃省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明确规定了7类应该向社会公布的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这些违法行为属于已查处结案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七类重大违法行为应向社会公布

  《办法》规定,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劳动保障监察管辖权限负责本辖区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已查处结案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当向社会公布:1.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2.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或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情节严重的;3.违反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情节严重的;4.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节严重的;5.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6.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7.其他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其中,第六条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当列明下列事项:违法主体全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者注册号)及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主要违法事实相关处理情况。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信息不得公布;第七条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当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门户网站公布,并在本行政区域主要报刊、电视等媒体予以公布。

  记入守法诚信档案实施联合惩戒

  《办法》明确,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其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范围内用人单位发生的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每季度向社会公布一次,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每半年向社会公布一次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根据工作需要,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可随时公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及其社会公布情况记入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纳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用体系,并与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实施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用人单位对社会公布内容有异议的,由负责查处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复核和处理,并通知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处理决定被依法变更或者撤销的,负责查处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变更或者撤销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社会公布内容予以更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予以处理。

  • 上一篇:兰州晚报联合兰州市环保局启动污染随手拍有奖活动
  • 下一篇:甘肃省人社厅专项督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