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于伟国:改变粗放发展老路 福建发展一定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

时间:2019-07-24

“20多年前我到福建工作,当时只知道蜀道难,不知道闽道也难。”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以“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的新福建”为主题的福建专场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刚到福建工作时的场景,“那时候从厦门到福州开会,一般要一天时间,中途要在泉州或者莆田用餐,路边店吃个便餐,现在2个小时就到达了。”

福建专场新闻发布会现场。

1990年,福建铁路仅有一千公里,出省铁路通道仅有鹰厦铁路一条。2018年,福建实现了全省各设区市市市通动车,快速铁路突破3600公里。而早在几年前,福建就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公交,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位居全国第2。

在福建工作的20多年里,于伟国见证了福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迈入先进行列;从交通闭塞之省变成了四通八达的便捷之地。

“现在闽道不再难了。如果我们在车里,根本就感受不到这是一个80%是山地的省份。如果偶尔向窗外看去,看到满目的青山、绿叶,这时候你才能感受到来到了生态美好的山水之地。”于伟国感慨。

福建之变,源于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宏伟蓝图之下,一个高素质高颜值的新福建正在崛起。

高颜值:生态建设永远没有句号

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2016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福建被确立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

福建森林覆盖率达66.8%,连续40年全国第一。

三年来,福建共实施了38项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制度改革,其中22项改革成果全国推广。

要生态,还是要发展?福建的答案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惠民。发展和生态的矛盾在实践中逐步迎刃而解,例如,福建持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在哪里呢?”于伟国在解释这个问题时,将问题形象化,“就相当于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在林区的又一次创新应用,涉及到林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这样极大地解放了林区林农的生产力。”

当集体林权制度变动触及产权时,急需面对的是平衡利益问题,例如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态区位变化,一些商品林被划入了重点生态区而禁止砍伐,林农面临着“守着满山的林木却不能砍伐”的局面。

一分钟里,860千克福建茶叶飘香海内外。

于伟国坦陈,这是福建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集体林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这三权分开之后出现一个情况,林农分到的是商品林,可以按照砍伐的有关周期规定砍伐的,然而随着这些年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许多地方的一些重要地段、重要区域要转化为生态林,但这个林是集体林权,有的已经农户承包了,如果简单地把商品林转化为生态林、公益林,可以说是剥夺了林农的合法权益和收益。”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福建这些年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目前看可行的路子,就是两个字‘赎买’。”于伟国说,通过赎买林农的商品林,转化为生态林,赎买以政府为主,同时筹集社会资金。

于伟国介绍,赎买主要包括三种模式:一是“赎买+生态补助”的模式,按照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办法,每年给原来商品林的这些林农们一定的补偿金;二是“赎买+合作经营”的模式,把赎买的资金转化为林业合作社的发展资本,不直接给到一家一户,或者给了一家一户之后,再由他们组织林业合作社;三是“赎买+改造提升”的模式,政府补贴林农改造,按商品林转化为生态林进行赎买,赎买的资金中一部分用于改造提升林分结构、林下结构。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既绿了青山,又富了林农。如今福建林区的林农涉林收入已经占全年家庭收入的一半左右。

“生态建设永远没有句号。”于伟国说,福建将把生态省建设的这一张蓝图继续绘下去,还将绘到底。

  • 上一篇:【组图】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相国新办
  • 下一篇:福建人注意!逾1500万元的假烟,被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