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蟳埔媳妇蒋玲玲:做蟳埔女文化最忠实的传承守护者

时间:2019-06-08

祖孙三代穿着传统服饰一起包粽子 受访者供图

台海网6月7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头戴簪花围,身着大裾衫,下得了海挖牡蛎,持得了家做羹汤……蟳埔渔女勤劳质朴的形象深入每一个泉州人的内心。在泉州,提到蟳埔女,许多人会想到“小小蟳埔女”黄馨怡。近日,东南网记者走近黄馨怡的母亲蒋玲玲,专访这位致力于蟳埔女文化传播的蟳埔媳妇。

今日上午,在第二届丰泽海丝文化节活动中,蒋玲玲和女儿黄馨怡、婆婆陈瑞一同被授予“泉州市丰泽区蟳埔女民俗文化推广使者”的称号,这是蒋玲玲推广蟳埔女文化多年来首次获得的荣誉。与此同时,“泉州市丰泽区蟳埔女文化推广中心”的牌子也被正式颁发到蒋玲玲手中。

蒋玲玲是湖北人,如今比许多人都了解蟳埔女文化,蟳埔女打扮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受访者供图

蟳埔媳妇初识蟳埔女文化

蒋玲玲是湖北人,在广州读书、工作。2007年,蒋玲玲决定放弃在会计事务所优渥的工作,跟随男友回到家乡泉州结婚。“第一次从广州的城市来到泉州的乡下,心理是有落差的。”初到泉州的蒋玲玲经常被朋友们打趣说“被骗了”。然而在这里生活后,蒋玲玲却逐渐被这一方水土所吸引。

蒋玲玲的丈夫是泉州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人。在靠海的蟳埔村,男人并不突出,女人却自成一道风景。蟳埔女与泉州的惠安女、莆田的湄洲女并称福建三大渔女,都有着勤劳勇敢、朴实贤惠的特质。

单是蟳埔女别具一格的打扮就能作出一篇文章。“刚来的时候,根本就认不清这些三姑六婆,因为打扮都一样。”外来媳妇对本地的传统的认识,总是需要一个过程。幸好,丈夫的母舅陈敬聪是一个文化与摄影爱好者,热衷于推介蟳埔独特的传统文化,同时用镜头记录美好。在耳濡目染下,蒋玲玲逐渐了解了蟳埔女背后的文化内涵。“她们头上戴的每一朵花、每一件发饰,身上穿的服饰都是有故事的。”故事并不长,但是足够吸引人。

蟳埔女人的打扮蕴含着着浓浓的海洋文化,上衣是斜襟掩胸的大裾衫或讨蚵装,下身穿着阔脚裤,裤脚有腰身的两倍宽,劳作时,还要带上斗笠、缠着围巾。这些独特的服饰都源于海上劳作的需求。

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蟳埔女的头饰——被泉州人称为“移动的花园”。蟳埔女的头饰俗称簪花围,首先将头发盘成一个圆髻,戴上金银头饰,中间横插一根象牙筷子固定住。圆髻周边环绕着几串四时鲜花串成的花环,有洁白的茉莉花、金黄的含笑花、紫红的粗糠花,还有“六月雪”美称的素馨花……鲜花大多来自附近的小村庄“云麓”。宋元之际,“云麓”曾是阿拉伯人故居,栽种着从阿拉伯引进的奇花异草。因此,蟳埔女的戴花习俗源远流长。

这些因海丝而生的装扮,这些与海洋文化息息相关的传统习俗,这些蚝壳做成的古厝还带着出砖入石的闽南味……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这个初来乍到的蟳埔媳妇。

2019年的正月廿九,蒋玲玲带着女儿黄馨怡来到了妈祖巡香活动现场。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将女儿塑造成“小小蟳埔女”

因为靠海而生,海神妈祖便成为蟳埔人最敬重的神明。在蟳埔,每年农历正月廿九的妈祖巡香活动都十分隆重。这一传承了数百年的蟳埔习俗,如今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蒋玲玲的女儿黄馨怡便是在一次妈祖巡香活动中,开启了蟳埔女文化的传播之路。

2013年,两岁多的黄馨怡被奶奶打扮成了“小小蟳埔女”,并跟随同样打扮的妈妈一起参加妈祖巡香活动。美丽的母亲和可爱的女儿瞬间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的镜头。形象突出的蟳埔母女还被当地的报纸当成妈祖巡香活动的代表性新闻图片,刊登在头版上。这是黄馨怡首次以“小小蟳埔女”的形象亮相在媒体上。

2015年,热爱唱歌跳舞的黄馨怡再次以“小小蟳埔女”的形象亮相北京电视台,并表演了闽南童谣《丢丢铜》。节目中,黄馨怡在妈妈的引导下,向嘉宾观众们推荐了独特而保存完整的蟳埔文化,惊艳了在场所有人。这是蟳埔文化首次以这种形式全面地向世人展示。小众文化通过媒体的传播很快在大城市中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蒋玲玲回忆当时带着女儿录完节目后,在机场遇到了几个北方大妈,她们一眼就认出了来自福建泉州的黄馨怡,并表达了她们对馨怡的喜爱。这个小事件让蒋玲玲陷入了沉思。

“文化是需要传承的。我那时候开始意识到,孩子可以通过才艺表演等方式,把蟳埔女的文化传播出去。”蒋玲玲的思路很清晰,支持女儿学习她所爱的才艺表演,但是要以“小小蟳埔女”的形象示人。2016年,蒋玲玲和黄馨怡以蟳埔母女的形象录制央视节目《向幸福出发》,后又与婆婆和女儿一起以蟳埔祖孙三代的形象录制央视节目《非常6+1》,共同宣传、推广蟳埔女文化,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不懈的努力,蒋玲玲成功地将女儿塑造成“小小蟳埔女”的形象,并被丰泽区政府聘为“蟳埔女形象代言人”,让蟳埔女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为日后推动蟳埔女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加入“讲丰泽”宣讲团后,蒋玲玲一年要宣讲50多次蟳埔文化。 受访者供图

每年义务宣讲50多次蟳埔女文化

“蟳埔女除了独特的装扮,更值得宣扬的是勤劳质朴的品质和底蕴深厚的海丝文化。”在蒋玲玲看来,女儿将蟳埔女文化推广出去,只是一个开始。毕竟女儿会长大,要上学,以后有自己的生活。女儿能展示的是蟳埔女美丽独特的形象,而真正的内涵还需进一步推广。

为此,蒋玲玲积极参加福建旅游宣传片拍摄,同时参加丰泽区旅游形象大使比赛,不遗余力地推广蟳埔女文化。

2017年2月份,蒋玲玲从众多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讲丰泽”宣讲团中的一员,专门为前来参观、考察、调研的各级领导及国内外专家学者讲解蟳埔文化。“一年要宣讲50几次,虽然很累,但是收获也很多。”在宣讲过程中,蒋玲玲结识了不少朋友,很多人都跟她说:“在城市中还能保留这么传统独特的文化不容易,村子要继续保留下去。”这也成为蒋玲玲这些年来义务宣讲的最大动力。

宣讲团是丰泽区政府对外招商引资和旅游文化推介的一张重要名片。蒋玲玲在介绍蟳埔文化的时候,不但希望更多人了解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这群勤劳淳朴的闽南渔女,也希望能将蟳埔女文化推向国际。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推广,有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会慕名来蟳埔找我,算是有一定的回音吧。”看到蟳埔女文化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与肯定,更坚定了蒋玲玲推广蟳埔女文化的决心和信心。

2016年,蒋玲玲(右二)与婆婆和女儿一起以蟳埔祖孙三代的形象录制央视节目《非常6+1》,共同宣传、推广蟳埔女文化。 受访者供图

致力全面系统宣扬蟳埔女文化

而如何将这些年努力的成果进行巩固,并让蟳埔文化的传播更加全面系统呢?蒋玲玲能想到的就是将这一传统文化推向更大的舞台。在成立“泉州市丰泽区蟳埔女文化推广中心”后,蒋玲玲将以此为起点,更加全面系统地推广蟳埔女文化,让蟳埔女文化成为泉州一张亮闪闪的名片。

“成立蟳埔女文化推广中心后,以后就不是我个人在做事了,而是代表着整个蟳埔的形象,所处的范围更广,高度更高,责任也更大了。”蒋玲玲坦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今年,蒋玲玲还专门到台湾各大高校与机构作交流,计划通过闽台合作,打造系列蟳埔女的文创产品,让蟳埔女的形象通过这些文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从一个对蟳埔女文化一无所知的蟳埔媳妇,到带着女儿上电视宣传蟳埔女文化,再到积极拍摄蟳埔文化宣传片、加入宣讲团义务讲解蟳埔女文化……这个如今已经能讲一口流利闽南语的蟳埔媳妇比许多人都了解蟳埔女文化,也比许多人都热衷于推广蟳埔女文化。一路走来,她没有任何资金上的报酬,却仍然埋头苦干,不忘初心。

未来,蒋玲玲还计划出版一本蟳埔女相关的书籍,系统地介绍蟳埔女的历史文化内涵。“我还想过成立一个艺术团,通过歌曲、舞蹈、童谣等表演形式,传播蟳埔女文化。”关于蟳埔女文化传播,蒋玲玲的想法还有很多,路还很长。

2016年,蒋玲玲(左二)和黄馨怡(左三)以蟳埔母女的形象录制央视节目《向幸福出发》 受访者供图

蒋玲玲带着女儿黄馨怡一起录制任贤齐参与的央视大型文化探寻类节目《一路书香》 受访者供图

妈祖巡香这一传承了数百年的蟳埔习俗,如今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 上一篇:晋江一鞋厂着火现场浓烟滚滚 所幸无人员伤亡
  • 下一篇:南安市设置8个“高考服务点” 为考生提供应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