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长期从事兰花种苗研发培育的陈南川 不忘携手村民共致富

时间:2018-04-09

  陈南川在瓶苗培养室查看瓶苗的情况

  台海网4月9日讯 据漳州新闻网报道 清明放假三天,家住诏安县深桥镇溪南村的陈南川却闲不下来。

  陈南川是福建百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长期从事兰花种苗的研发培育。不过,从上个月开始,他又多了个新头衔——诏安县乡村振兴讲师团成员。“再过一阵子,我就要面对一群来自田间地头的‘学生’了,所以我得趁着假期好好备课。”面对笔者的到访,陈南川激动地说道。

  今年3月初,诏安县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师团,由富美乡村建设带头人、创业致富能手、农业科技创新技术人员、当地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离退休干部教师和贤达人士等50人组成,为诏安实施乡村振兴增添动力。“要充分利用讲师团这一好平台,把兰花种植技术带到农户当中去。”陈南川得意地说,为了让更多农户参与到兰花产业中来,他根据日常与农户的交流以及自己的经验,下足功夫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现在人人争着回乡当‘新型农人’,但其实早在十年前,我就赶了趟时髦。”陈南川告诉笔者,2007年他从大城市辞职回乡,不仅让周遭人“大跌眼镜”,自己更是面临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知名度不高等一系列难题。

  原来,陈南川1999年从漳州农校毕业后,作为技术骨干,曾先后在厦门、泉州、上海等地的台企从事兰花研发相关工作。回到诏安之后,积累许多工作经验的他“重操旧业”,专门从事杂交兰种苗的培育。

  陈南川将家里几十平方米的房间改造成小组培室,起居室和工作室连在一起。夫妻俩每天早晨6点起床,配料、手工灌装、培养基灭菌锅消毒杀菌、冷却、接种等等一系列工序完成,常是晚上十一二点。“都做好了第一年不赚钱的心理准备了,但年终算账,居然有5万块钱进账。”陈南川告诉笔者,这让他们夫妻俩看到了希望。

  为进一步开拓销售渠道、打响知名度,陈南川带着自家的种苗参加农产品推介会。凭着诚信和过硬的技术,陈南川的杂交兰种苗逐步打开销售市场。他的产品不仅销往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浙江、江苏、上海、河南等国内多个省市,还开拓了澳洲、东南亚等国外市场。

  从主动扩展市场到顾客找上门,从夫妻两人的团队壮大成6人的专家顾问团队,组培室也从20平方米扩大到1000平方米,百秾生态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智能温室建立起来后,就可以减少气候等不可控因素,提高兰花种苗的品质,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陈南川告诉笔者,投资100多万元的智能温室将投入使用,架子上种苗摆满后,预计产值可达600万元,而今年上半年订单也已预约满。

  市场前景可期,陈南川第一件事儿就是希望带着周边乡镇的村民分享“蛋糕”。他以“诏安县华韵兰花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依托县里开创的产业带动扶贫的新渠道,采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鼓励贫困村参与其中。村集体只要提供100亩以上的园地,就能以土地租金入股,陈南川不仅提供种苗、技术、产销支持,而且年收益按股份比例分红给贫困户,真正地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如今,返乡十年的陈南川依旧走在“开疆扩土”的路上:由空调恒温控制的200多平方米无菌培养室替代了原本的小房屋,灭菌锅的灭菌容量扩大了20倍,筹措500余万元资金计划投入进行二期、三期扩建,扩建面积近12亩;华韵兰花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漳州市林业示范合作社,注册的“闽花”商标被评为知名商标,自主研发的多个品种走向市场,越来越多贫困户也加入到种植兰花的队伍中。

  “等新厂房扩建完成后,我们将进一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到时候,我的‘学员’们可以把这儿当成‘第二课堂’,亲眼见证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环视偌大的温室,近千瓶兰花苗整齐地陈列在架子上,陈南川信心满满地说,他更希望自己的学员们也能够像这些瓶苗,最终走出“育苗室”,走向市场,散播到四面八方。

原标题:长期从事兰花种苗研发培育的陈南川 不忘携手村民共致富

原链接:http://www.zznews.cn/news/system/2018/04/09/011234234.shtml

  • 上一篇:南湖黑天鹅 开始秀恩爱 提醒:欢迎拍照,切勿投放食物
  • 下一篇:漳州吴秀萍与病友的约定——遇她,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