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重庆新闻

2003年他们一起抗击非典 如今又上“抗疫”前线

时间:2020-03-06

民警黄维。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5日19时30分讯(记者 阙影)2003年,他们正值壮年,在重庆抗击非典一线,有他们忙碌的身影。2020年,他们临近退休,干劲却丝毫不输年轻人,又义无反顾投入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他们是重庆高新区公安分局石板派出所民警黄维、郑志平和丁昭华。

挨家挨户摸排宣传 他每天爬山2小时

今年55岁的黄维是高新区天池村和高农村的驻村民警。天池村村委会在海拔400多米的天池山上,从派出所到村委会车程就要40分钟。由于很多村民住在没有通车的山坡上,黄维到村民家入户走访一般选择步行,而这段上山路往往一走就是2个多小时。

“非典那会儿,我也是这样走着到村民家开展疫情宣传,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黄维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每天都背着干粮和水,沿着小道步行上山,挨家挨户开展核查摸排和疫情防控宣传。30多天来,天天早出晚归,走访了750多户,登记造册了1900多人。

疫情防控期间,天池村村民汪某经常晚上从小路下山找朋友聚会。黄维听说后就到汪某家做思想工作,告知其疫情的严峻形势和人员聚集时的感染风险。第一次去,汪某很抵触。老黄又去第二次,汪某还是听不进去。第三天,老黄又去了,汪某都不好意思赶老黄走了。虽然还是冷着脸,但汪某耐心听完了老黄的每一句话。见汪某态度转变了,老黄又去第四次。“黄户籍,我家这么远,为了我你都来四次了,我听你的,这段时间不出门了,好好待在家。”最终,老黄的坚持赢得了汪某的理解和支持。

“辛苦是辛苦,但只要村民都健康安全,我就放心了。”老黄如是说。

值守交通要道劝导排查 不放过一丝细节

民警郑志平(右)。受访者供图

57岁的郑志平是石板镇青龙村的驻村民警,还担任着当地乡村道路的交通管理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石板镇各村都采取了封闭式管理,各条道路均设有卡点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

郑志平每天除了要进村入户,对居民进行防疫宣传和摸排外,还要24小时不定时到各个卡点检查,劝导排查外出、外进人员。“有年轻同事劝我,年龄大了,不要太奔波,顾一头就行了,但17年前抗击非典我就在一线,这次也不能例外。”郑志平说,非典时期,在石坪桥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每天带着社区干部挨家挨户开展摸排。因此,阻击病毒的传染,他有经验,这次也应该坚守在抗疫前线。

郑志平每天要检查100多辆车和劝导500多名进出人员。尽管任务繁重,但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环节。有一次,老郑发现村民刘某未戴口罩就开车出门购买生活用品。“警官,我买的口罩明天才到,现在急着去买东西,很快就回来。”刘某解释说。“出去一会儿也得戴!万一感染了怎么办,我把我的给你。”说着,老郑立即把单位配发给自己的新口罩拿给刘某应急,并再三叮嘱防疫无小事,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他和医生女儿一起 冲锋在抗疫一线

民警丁昭华(右)。受访者供图

53岁的丁昭华,2003年时在看守所担任管教,非典时期,为了时刻关注在押人员的健康安全,他一个月吃住都在单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当医生的女儿请战去了一线,老丁自然也“坐不住”了。“女儿是医生,我是警察,在这场战役中,我们都‘疫’不容辞!”丁昭华这样说。

然而,对于刚到派出所不久,还在熟悉社区业务的老丁来说,这次的疫情排查防控工作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没关系,笨鸟先飞,只要能保障村民的健康安全,再保守的方法我也要尝试。”老丁的“笨办法”就是挨家挨户的上门入户,见不着的就打电话,打不通的就给其亲戚朋友打。这段时间,老丁走遍了梅乐村的14个生产队、进了1020户人家,排查了2054名人员,切实做到情况清,底数明。

随着战疫的推进,如今,三位民警继续用“脚步丈量,嘴皮磨破,走访千家,关怀到人”的战术,奋战在抗疫一线。

  • 上一篇:未来从重庆北站南广场到北广场步行10分钟左右可达
  • 下一篇:带队连续工作40余天 这位纪委书记说:扛住“双零”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