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重庆新闻

【聚焦2019重庆两会】张兴明:通过创新驱动 实现民营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9-01-29

1月27日下午,重庆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委员建言民营企业发展”记者会举行。图为张兴明委员。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27日15时58分讯(记者 冯司宇 周晓雪)重庆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综合发展,是中国老工业基地和国防工业集中的地区。依托厚重的工业基础,重庆民营工业发展迅速,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但还有哪些发展短板需要解决?如何解决?在今(27)日举行的重庆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二场专题记者会上,市政协委员、小康集团联合创始人张兴明在发言中建言献策。

张兴明表示,沐浴在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之下,重庆民营工业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我市民营工业发展仍存在三个短板。一是优质企业不多。真正大型、优质、有核心技术的工业企业很少。二是创新能力不强。重庆工业企业大多从事低端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重庆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不到9.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品牌建设不足。我市没有1家民营工业企业入选国际品牌名录或获得中国质量奖,甚至有企业成了沿海同行的贴牌加工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

“但我市民营工业企业韧劲足、基础厚、潜力大、后劲足。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和国防工业基地,重庆有发展工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工业基础很雄厚。”对此,张兴明提出建议,我市民营工业企业要通过创新驱动,从两个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企业发展变革,二是重构企业发展方式。

首先,如何推动企业发展变革?张兴明表示,我市民营工业企业需要顺势而为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具体来说,就是要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粗放型高速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集约型增长。

在优化经济结构方面,就要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变;由高成本、低效益向低成本、高效益转变;由高排放、高污染向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在增长动力方面,就要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为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从生产要素投入驱动转为创新驱动。

如何重构企业发展方式?张兴明提出,产业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是生产资料,云计算是生产力,互联网是生产关系,民营工业企业必须在新的坐标下重构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要做好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用智能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智能制造,实现由传统制造向新制造的转型。而重庆民营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环境条件,因我市高度重视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坚定不移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大数据、智能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保障改善民生。

去年3月,我市印发《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明确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等十二大产业,打造智能产业集群。张兴明说,广大民营工业企业一定要充分借势,顺势而为,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的东风,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期,重构企业发展方式,对企业提档升级,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点击图片看专题


  • 上一篇:今日山城进“五九” 夜间将迎来全市范围降雨天气
  • 下一篇:这有一场“生而不凡”的主题演出 为原创音乐人打造专属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