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重庆新闻

【聚焦2019重庆两会】协调推进自然保护和民生改善步伐 市人大代表建议出台保护区生态移民政策

时间:2019-01-26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26日12时40分讯(记者 赵紫东)自然保护区承载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物、自然遗迹的功能。由于自然条件相对艰苦,自然保护区内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是政府民生帮扶重点对象之一。

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改善保护区内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重庆市人大代表朱小利向重庆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解决自然保护区保护与改善民生之间矛盾的建议》。

朱小利介绍,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对自然保护区内的人为活动有严格规定,致使保护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受到制约,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极大。

“群众对改善性的需求很高,但生态红线又不能触碰,这就好比是打了一个‘死结’”。朱小利举例说,自然保护区内对人为活动管控严格,可能一条水泥路、一条输电线路,修到自然保护区边界时就必须“断头”。

同时,自然保护区内原住民的发展诉求也会和生态保护的红线“撞车”,造成原住民致富能力降低,形成隐形贫困户。

对此,朱小利提出建议,首先是相关部门出台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政策,明确补偿标准,将自然保护区内常住人口迁移出去,减少人为活动对自然的干扰。

其次,她建议相关部门出台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完善自然保护区实行分级管理制度。朱小利说,出台自然保护区分级管理就是尽量调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在不触碰生态红线的前提下,寻求两者最大公约数。

最后,她建议相关部门梳理现有自然保护区范围,实事求是调整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将生态价值低的人口密集区、交通干线等调出保护区范围,集中力量实现应保尽保。

  • 上一篇:去年四季度居民投资意愿回升 宏观经济指数58.36%
  • 下一篇:【聚焦2019重庆两会】解决分娩镇痛推行难 市人大代表建议加快出台相关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