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天津新闻

天津民间艺术家马世臻 展现用碎布头拼出的艺术

时间:2017-04-07

  马世臻作品

  马世臻正在创作

  天津北方网讯:一块块颜色各异的零头儿布料,经过剪裁、拼贴后,变成一幅幅漂亮的布贴装饰画,艳丽的花卉、美丽的风景、温婉的少女、逼真的动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布贴画,是我国古代流传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陕西延川县的布贴画最具特色,其作品色彩浓烈,画面风格大胆夸张,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布贴画是一门高雅艺术,既可以装点居室,也是馈赠亲友的好礼。布贴画艺术入门简单,只要你喜欢这门艺术并有耐性,都可以学会并做出精致的作品,因此在民间流传极为广泛。

  作为传统民间艺术,布贴画备受人们喜爱,天津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74岁的马世臻老人多年来致力于布贴画艺术创作,这充实了她的退休生活,更给了她无尽的美的享受。

  布贴这种装饰形式,在唐代已经流行开来。到了清代,布贴装饰有了进一步发展,据说乾隆皇帝的母亲就曾带着宫女亲手制作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锦缎布料组合拼贴的布艺作品,至今还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中国传统布贴技艺,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小孩子从会爬开始,到学会走路的阶段,裤子膝盖处、衣服肘部最容易被磨破,过去一些心灵手巧的妇女就生出一种新思路,选择宜于搭配的各色布料,拼贴成各种图案缝补上去,缝补之处既美观又整齐。这种做法不断传播,人们由此得到启发,扩大了其应用范围,逐渐应用于衣肩、衣兜、披肩、鞋头、裤脚等处,形成了一种装饰新形式。

  唐人温庭筠有云:“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可见,在唐代这种装饰形式已经流行开来。到了清代,布贴装饰有了进一步发展,据说乾隆皇帝的母亲就曾带着宫女亲手制作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锦缎布料组合拼贴的布艺作品,至今还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马世臻老人告诉记者,最初接触布贴技艺是源于自己的母亲。在她的记忆中,心灵手巧的母亲与布料、针线打了一辈子交道:“当年,母亲在服装厂上班,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儿。

  那时,她为外商加工台布、床单、被罩、窗帘时,需要用布贴技艺贴花,有时为了赶任务,便经常在家里加班。活儿忙的时候,我也会帮着她贴花,熨烫。”母亲的布贴用料虽然只是单一的棉布,但加工的图案素雅大方,非常漂亮,给马世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切也为少年时代的她打开了一扇通往手工艺之路的大门。

  当年母亲做活儿时,下脚布料非常多,于是,闲来无事时马世臻也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将布头儿剪成花草或是小动物的图案,做成简单的手工布贴贴在书包上。在学校里,同学看到她书包上的布贴,都感到特别新鲜。看到小伙伴如此喜爱,马世臻便给他们做些类似图案的布贴,就这样,那些由五彩缤纷的布头儿拼出的富有童趣的作品,给了她无限的乐趣。

  “我母亲做布贴的年代,用料只有棉布,颜色也比较单调,如今面料丰富,例如北京流行一种叫凤尾纱的面料,很柔软,颜色又有由浅到深的过度,使作品更加自然。还有闪光缎、织锦缎等,颜色亮丽有光泽,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马世臻老人说,她一生对于美术、音乐均兴趣浓厚,无奈的是一辈子并没有潜心钻研的条件,她所有的精力都被工作、家务、教育孩子、照顾老人等事情占用了,真正静下心来钻研爱好、实现艺术梦想,还是在她退休以后。

  退休之后,马世臻老人看了很多布艺方面的书籍,通过上网学习和参加老年大学的课程提高了布贴技艺。此外,每逢民间艺术展览开展,她都要去参观。用她的话说,和诸多艺术门类相似,布贴艺术也要“取各家之所长”。

  如今,马世臻老人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作品的创作中,已经制作了近70幅布贴画作品,这让她的退休生活过得丰富而又充实。多年来,她所制作的布贴画,追求的是画面的精致、艺术的美感,因此要在设计画稿、选面

  料以及制作工艺上做文章。

  布贴画创作题材广泛,无论是飞禽走兽、花鸟鱼虫、自然风景,还是形态各异的人物、静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题材。创作布贴画离不开各种面料,为了选料,年过七十的马世臻老人跑遍了天津的各大轻纺城。很多时候,那些在别人看来做不了什么的布料,对她来说却是如获至宝。

  例如,一块乳白色满是褶皱的棉布头儿让她有了创作灵感。她在棉布头儿里填充了一些腈纶棉,做成的布艺菜花几乎可以乱真,“我母亲做布贴的年代,用料只有棉布,颜色也比较单调,如今面料丰富,例如北京流行一种叫凤尾纱的面料,很柔软,颜色又有由浅到深的过度,使作品更加自然。还有闪光缎、织锦缎等,颜色亮丽有光泽,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很多动物图案,我采用腈纶毛绒面料制作,效果更加逼真。真丝面料的优点在于其轻薄的质感,尤其是在拼贴水果造型时,会使画面中的水果显得格外娇嫩,效果极佳。”

  说起各种面料时,马世臻老人如数家珍。她家的阳台被装满面料的箱子占得满满的,打开箱子,只见一摞摞整齐的颜色各异的面料。每天,老人就在这些面料中挑挑拣拣,构思作品,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

  马世臻老人说她最要感谢的人是自己的老伴儿钱志明,老伴儿搞了一辈子计算机技术,每当她作画时,都是老伴儿帮她选画稿,放大并打印出来供她使用,而她做好布贴画后,老伴儿又帮她到外面装裱作品、配画框……就这样,两位老人在这门艺术中找到了充实又有趣味的生活方式

  据马世臻老人介绍,布贴画分为平贴和浮雕两种工艺。在多年的创作中,她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比如平贴可加单层垫棉;在浮雕工艺中,垫棉填充得要厚些,可使画面的立体感更强。

  在她的布贴画作品中,鸟的羽毛和鱼的鳞片部分,制作起来颇为繁琐,需要一片一片地按顺序粘贴。如果要做到逼真,有时得贴上百片,而且贴的顺序一定要从下向上才行,而这也是她在经历了羽毛顺序贴反的教训后总结出的经验。

  马世臻老人作画总是追求精益求精,有时做得入迷了,晚上起夜的时候还要到未完成的画前看一看,发现哪个细节不满意便会记在心里,到了白天再做修改。日复一日的探索让她的技艺日渐精湛,她说:“做的时间长了,审美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你会知道怎样处理好看,哪个风格与之前不同。”

  这些年,她曾多次参加天津市民间艺术展览并获奖,还经常在社区展示自己的作品,其独特的创意和精致的做工常常引来众多观者驻足。

  对于自己的这些成绩,马世臻老人说她最要感谢的人是自己的老伴儿钱志明。老伴儿搞了一辈子计算机技术,每当她作画时,都是老伴儿帮她选画稿,放大并打印出来供她使用,而她做好布贴画后,老伴儿又帮她到外面装裱作品、配画框……就这样,两位老人在这门艺术中找到了充实又有趣味的生活方式。

  这些年,让马世臻老人最开心的,是因为布贴画艺术她结识了很多老年朋友,大家彼此切磋技艺,既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又丰富了生活,提高了审美情趣,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每天忙碌又快乐,生活便有了更多乐趣。(北方网编辑曲璐琳)

  • 上一篇:北辰区上蒲口村幼儿园:第二课堂 拓宽视野(图)
  • 下一篇:面包车冲上绿化带撞上路灯杆 车头凹陷灯头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