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天津新闻

津冀志愿者保护湿地 护送大量珍稀候鸟“回家”

时间:2017-03-29

图为志愿者们放飞丹顶鹤

  天津北方网讯:目前,津冀两地不仅在产业、政策、金融等各方面实现了对接,而两地的志愿者们在保护湿地、救治珍稀候鸟方面也建起了民间爱鸟护鸟协作机制,实现跨省市合作,携手救助了大量珍惜候鸟。

  昨日上午10点半,经过近2个小时的车程,滨海新区湿地保护志愿者们来到唐山市曹妃甸湿地,参加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放飞活动。再次仔细核查系在丹顶鹤腿上的定位仪和环志后,慢慢揭下蒙在丹顶鹤眼上的罩布后,丹顶鹤腾空而起,但它并没有立即飞走,落在一片湿地后不停地踱步、展翅,似乎是在向人们告别。不一会儿,它向远处的芦苇丛中走去,并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来自唐山市、滨海新区两地近百名湿地保护志愿者、爱鸟护鸟人士、专家学者、普通市民在场见证。

  “这只丹顶鹤由曹妃甸区普通群众,在野外发现并报告地方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后获得救助。”唐山市乐亭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大清河救助站站长田志伟告诉记者。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野外仅存2000多只。在大清河救助站获得较好的救助后,这只丹顶鹤具备了放飞条件。

  “一旦达到野放条件便需放飞,否则可能导致丹顶鹤丧失野外生存能力。”田志伟告诉记者,在丹顶鹤救治过程中,得到了滨海新区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的大力帮助,他们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而在此前,中华水鸟唐山保护地、唐山志愿者和中华遗鸥天津保护地、滨海新区的志愿者携手,多次救助东方白鹳、环颈等珍稀鸟类并放归自然,并多次联手进行清网行动。

  中华遗鸥天津保护地主任王建民告诉记者,近年来,滨海新区与唐山市的动物和湿地保护组织紧密联系,两地的志愿者们也相互沟通,携手开展救助保护行动,东方白鹳、遗鸥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津冀两地一脉相承,两地在打造绿色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应建立关于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落实湿地建设的保护措施,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王建民说。

  “曹妃甸湿地和大港湿地一样,都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和栖息地。今后,津冀两地志愿者携手护鸟的空间还很大。”曹妃甸区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李学军介绍说,曹妃甸湿地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北方最大的滨海湿地。总面积540平方公里,其中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110平方公里。湿地内野生动植物资源达1200余种,其中野生植物63科164属238种,鸟类17目52科307种,是澳大利亚至西伯利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和栖息场所。(北方网编辑曲璐琳)

  • 上一篇:民园西里赶创意集 游客体验漫画肖像等艺术活动
  • 下一篇:清明节地铁晚高峰延长到5小时 6号线运行图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