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沪上神秘的“文物修复地”首次对外开放 这群“非遗传承人”厉害了!

时间:2019-06-08

  为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昨天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开放,40名观众通过微信平台报名来到现场,近距离了解6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些流传数代的文物修复技艺“勾起”观众强烈好奇。

  目前,上海博物馆共拥有6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古陶瓷修复技艺”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青铜器修复技艺”于2015年被列入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古代家具修复技艺”、“古籍修复技艺”和“珂罗版书画复制技艺”于2018年被列入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可鉴别修复”将成未来修复方向

  记者跟随观众走近器物修复研究室,这里主要是“古陶瓷”和“青铜器”的修复。天花板上装着一排医用无影灯,桌上还有医用的放大镜、牙科工具、喷枪等,文物修复师就是用这些工具给文物做诊断和医治的。

  上博古陶瓷修复技艺已传承四代

  虽然陶瓷修复在全国各大博物馆都有,但要论做得精,上海是首块牌子。陶瓷修复精到什么程度?修复师拿出一个修复好的“碗”,与修复前有裂纹的照片对比,如果不说,完全看不出它“肚子”上曾有一圈明显的“接胎”痕迹。

  在场的观众惊呼:“哇,完全看不出来。”据介绍,像这样的瓷器修复,先要把接胎的地方补全,打磨平整,再铺上白色底色,然后绘画,之后还会做一个仿釉层。全套做下来,放在陈列柜里,公众根本看不出这件瓷瓶曾发生了什么。

  上博古陶瓷修复鼻祖饶鸿发先生在这方面的成就可谓登峰造极,其技艺至今已传承四代,历代工作者修复的陶瓷文物数以千计。目前上博古陶瓷修复团队有成员4名。

  古陶瓷修复师卜卫民讲解“完美修复”与“可鉴别修复”

  尽管“精细”“修好后看不出”一直是上博文物修复的强项,但如今的修复工作也有新的理念融入,“未来的文物修复方向是‘可鉴别修复’,即远看是完整的,但仔细看有些残缺。”古陶瓷修复师卜卫民告诉大家,这是在修复时尽量少干预和影响文物,避免遮盖、损失原来的信息。所以以后在博物馆看到展出的瓷器上有缺口,不要误认为是修复师工作太粗心,这是可鉴别修复。

  “传统修复”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上博的青铜器修复和陶瓷修复一样,都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非常严格明确的师承关系。上博青铜修复传承于清宫修复师“古铜张派”,与故宫博物院师承同门。上博第一代修复师王荣达正是“古铜张”的再传弟子。

  青铜修复所做的石膏模型

  按照传统,青铜修复要做石膏模型,然后雕刻纹饰、翻模铸蜡、湿蜡铸铜、精工打磨、组合器物、做色,这些步骤做一遍耗时很长,才能看到修复后的成品。

  青铜器修复师张珮琛拿出一个小盘子,里面有大大小小近10块石膏板,上面刻着各式各样的纹饰。“遇上残损得厉害的大件,类似的石膏板得雕刻上数块。而这,只是青铜修复中间一个小步骤。”他说。

  市民围观青铜器修复

  张珮琛告诉大家,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使工序变得更便利和安全,比如3D技术的应用。他指着自己正在修复的一件商代晚期的兽面纹?说,青铜器的“足”是残缺的,现在已经用3D打印出树脂做的“足”,等调整好细节后再用金属材料替换。

  不少观众很是好奇,“3D打印真的能一模一样吗?”张珮琛解释道,我们通过全方位采集器物细节信息,制作出一个逼真程度高的虚拟3D模型,通过电脑展示文物的全貌,为文物修复保护提供参考的。

  修复室一角

  张珮琛还透露,传统工艺在修复文物时直接在表面上操作,容易造成对文物的二次损伤。而3D打印技术,可以在不接触文物的前提下,通过立体扫描、数据采集、绘画模型打印等一系列步骤,对文物进行修补甚至复刻,更好地保护文物。

  记者了解到,在上博文物保护科技中心,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科技设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透视设备、热释光测定年代仪、X荧光分析仪、高光谱检测仪、离子色谱仪、激光清洗机……

  “这是我师傅的师傅传下来的工具”

  走进文保中心6楼的古家具修复室,古家具修复师马如高正拿着小木刷子,细扫木头上的灰尘。这间工作室不大,一张长长的桌子上摆满了工具和雕刻的木头。

  传承下来的木斗

  “老师傅您的木斗很精致嘛。”有懂行的观众一眼就看到了桌上摆着的小小木斗。“是呀,这是我师傅的师傅传下来的,有70多年了。”马如高1994年就来了上博,已经是这项非遗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如今他也有一位小徒弟,这项修复技艺已传承五代。马如高表示,修复用的大部分工具都是自己做的,外面很难买到合适到。

  正在修复的清代银杏木雕龙纹宝座

  从原件拍照、清洗、做修复方案,到寻找补配零部件、雕刻、打磨,再到做旧、打蜡等,马如高对这十多道工序熟练在心。“家具修复有什么特点?”面对观众抛来的问题,马如高非常有耐心,一件家具需要补配,需要先研究木纹,原来的木纹是山水状,就也必须找到能顺下来的山水纹木料。“缺失的部件得自己做,先用石膏打样,再用木头雕刻,尽量找到跟原木相同的木料。”

  马如高正在修复一件清代银杏木雕龙纹宝座,是洪秀全坐过的。刚搬来时椅子两边的龙头纹、扶手、侧面木板都缺失了。如今耗时几个月,缺失部分都补齐了,等补好色用瓦灰“磨蹭”做旧,不久就可以在上博的展厅中看到了。

  为修复雕刻的龙头纹

  观众们对文物背后的故事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

  “为什么要做旧?”

  “颜色可以补起来,但不是补好了就行,原工艺是什么样,还得恢复那时候的味道,做旧是为了更加贴近历史的气息。”。

  “修复的家具怎么做旧呢?”

  “做旧的话,时间允许就在太阳光下照,或者用化学方法处理下。”

  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

  这样的一问一答在接下来的非遗技艺展示中频频出现。看到大家兴致如此高涨,上博副馆长陈杰也很开心。他表示,让博物馆的幕后工作走上台前,让公众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文物修复和复制的匠心与坚守,对于文化遗产传承很有意义。(记者 熊芳雨)

  • 上一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00处文物建筑向公众免费开放
  • 下一篇:画脸谱、穿戏服,近距离体验国粹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