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泵站将迁址,初雨污水专送污水厂

时间:2019-04-04

“这两天,附近的雨水泵站一直散发臭味,闻久了让人头晕,天气越来越热,是否能消臭?”“水务局长接听12345热线”期间,普陀区桂巷新村居民反映:一墙之隔的桃浦河近长风社区学校段反复“浑臭”。这一河段“异味”“浑浊”问题,已不是第一次被居民投诉。经过多年整治,河道水质已有改善,为何依然“浑臭”难消?记者跟随水务专家一同前往调查。

泵站收集雨水中混入生活污水

居民反映的“浑臭”河段,是西虬江和桃浦河交汇处往东延伸的一小截断头河,总长约100米、宽约20米,被称为桃浦河“盲肠段”。河道在南边急转弯,尽头是曹杨雨水泵站。

3月25日11时,小雨刚停,记者来到曹杨泵站附近观察,发现水面呈乳白色,不断冒泡。由于气温上升,河底淤泥上翻,形成一个个黑色漩涡。站了一会儿,空气中飘来阵阵恶臭。断头河段加上弯曲流向,先天缺陷让这段河水长期动力不足,泵站闸口附近不断累积油脂、水生植物与淤泥粘连的漂浮物,异味较难驱散。

泵站内部情况如何?在泵站一处形似井口的垃圾分拣设备处,塑料、布条、水生植物和无法辨别的条状、袋装垃圾从“井口”缓缓被传送带拎出来,沥水后,从另一端被甩进垃圾桶中。集水井内,“雨水”看起来令人作呕:生活垃圾、厨余垃圾被各类塑料袋裹挟,还带着油脂。由于垃圾堆积发酵,水体黑臭,极易产生硫化氢气体。“这些垃圾不仅污染河道,还妨碍泵站机器涡轮运转。在后续处理前,必须进行多次分拣。”泵站负责人解释,这个“井口”内肮脏的“雨水”来自雨水管道,应是雨污混接,混入大量生活污水。晴天,泵站还能将污水截流,即经过初步分拣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一天能处理区域内近2万吨污水。但到了雨天,总管内大量雨污混合污水分拣后,只能直排放江。2月28日,泵站最近的一次开泵放江,“盲肠段”短时接收了大量泵站收集的“雨水”,“浑臭”难以避免。工作人员称,简单的分拣不能真正避免水质污染,最终仍要从源头上管控污染源。

“盲肠段”改造为景观河段

小小的雨水泵站里,收集着各式各样的污水:有的是阳台洗衣废水混接入雨水管,有的是沿街商铺污水随意倾倒,也有刚下雨时雨水冲刷地面产生的脏水。普陀区建管委河长办负责人林哲认为,“浑臭”原因主要是雨水放江影响。雨后常会出现短时的污染冲击负荷,在桃浦河“盲肠段”尤为明显。

污染如何解决?一方面,若将收集到雨水总管里的水体一放了之,等于让已经整治好的河道再次遭殃。另一方面,汛期到来,若不及时开泵放江,又容易造成积水内涝。泵站在平衡环境和功能时陷入两难。普陀区河长办解决“雨水放江影响”的思路是,将桃浦河沿线收集的初期雨水,专门输送到较近的桃浦污水厂,随后再送往石洞口污水厂处置。目前,这一改造项目已完成立项。为增强水动力,解决“盲肠段”淤积问题,河长办决定将曹杨泵站的水箱涵位置迁移至桃浦河口。原本的“盲肠段”将改造为景观河段,不再用于蓄水,年底可完成施工。河长办将继续加快沿线分流制系统的雨污混接改造,控制污染源头,力争年内完成。

眼下,为减少“浑臭”,曹杨泵站将启动泵机装置,加强站内水体循环,加快开展泵站集水井漂浮垃圾清捞、排口漂浮物拦截和除臭措施。(解放日报记者 车佳楠)


  • 上一篇:洋山边检用优质服务匹配高效率港口
  • 下一篇:曹杨新村 :老房加装电梯有据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