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最受市民欢迎的“一网通办”十件事评选活动启动

时间:2019-04-04

    你是否感受到办理政务事项正在像“网购”一样?你是否在和政府打交道时发现少了些环节,减了些证明,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减少了跑腿次数?从“能办事”到“办好事”,从“消除办事难”到“不断提升办事体验”,这正是上海政务服务品牌“一网通办”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为总结“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推进以来的阶段性成果,提升政务服务理念和水平,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4月1日至4月8日期间将举办最受市民欢迎的“一网通办”十件事评选活动。市民动一动手指就可为自己心仪的“一网通办”服务项目投票点赞。

    活动遴选了“一网通办”推进以来企业和市民关注度高、具有节点意义和富有特色的21件事。这些事情中无论大小都体现了“一网通办”的“初心”——从用户角度出发,经由一个总门户,打通线上和线下服务,在全市、全网、单窗通办,帮大家省时省力。

    “一网通办”是上海首创的政务服务品牌,旨在实现各项政务服务事项“进一网”“能通办”,让市民和企业办事更加便捷。2018年基本建成“一网通办”框架体系和运作机制,形成了统一的办事受理平台,在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入口实现了统一实名认证、统一总客服、统一缴费支付、统一物流快递。

    在线上线下融合方面,“一网通办”贯通了政务事项办理的全过程。上海市公共支付平台打造的支付服务体系,让群众办理政务服务项目实现了线上直接缴费,线下进行办事、缴费的“一窗式”办理,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服务效能。进入“一网通办”的区级版块,智能引导功能将线上和线下的办理有机串联,线上可生成表单、递交材料,线下可根据系统提示前往指定的地点进行一次性办理,真正实现贴心、精准服务。

    在优化用户体验方面,“一网通办”让用户体验到了轻装化办理和个性化服务。“一网通办”纳入了本市签发的17类常用电子证照,申请人办理事务可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在线出示电子证照,无需携带相应实体证照原件及复印件,真正轻装办理。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利用数据汇聚和用户画像技术,主动精准推送各种专属的个性化服务。通过“一人一档、一企一档”为市民和企业“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一网通办”的总客服12345市民服务热线汇聚了各类政务服务信息,第一时间响应、解答市民和企业的咨询类问题,倾心服务市民。

    在下沉服务方面,“一网通办”打通了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上海地域广、人口多,尤其是“人户分离”情况比较突出,因此不少居民在办事过程中不得不往返奔波、费时费力。为回应居民群众“就近办事”的普遍需求,在上海市政府统筹下,目前,社区个人政务服务事项99%实现了全市通办,市民可在全市22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就近办事。区级层面也不断推进服务下沉,在“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的基础上,相关区探索开设“流动办事厅”,居民不出小区就能轻松办理个人业务。

    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一网通办”的开办企业“一窗通”系统,实现了一表填报办理执照、刻制公章、申领发票信息,通过数字签名,申请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全程无纸化电子化登记服务,在领取电子执照同时同步办结就业参保。通过数据共享、并联办理,创业者最快2天即可营业。在“一网通办”的上海市建设工程联审共享平台上,企业可以在线办理工程建设项目手续。改革后的建设工程审批和企业投资工业项目的审批时间大大缩减。区级层面的主题式服务帮助申请人梳理事项办理的各个步骤流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办理相关经营许可,有机串联起从企业注册到开办的全过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在一些特定事务办理方面,有针对性地精简了办事环节,压缩了办理时限。例如出入境办理,市民可登陆“一网通办”总门户,享受办证专属通道,实现优先办理并可电子支付。另如不动产登记,通过进一步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一般类转移登记已精简为两个环节,工业、仓库类转移登记已精简为一个环节,时间压缩至当天办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探索的每一步都是提升市民企业办事体验、提升政府效能的一大步。据悉,上述这些鲜活的案例都会在此次评选中都有所体现。哪些是您期待的?哪些是您知晓的?哪些是您体验过的?哪些是您点赞的?欢迎大家关注并积极参与投票。

    本次评选活动将在“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随申办市民云”App、新华社客户端上海频道等开通投票通道。

    

  • 上一篇:向英雄致敬:申城开展千人祭扫活动
  • 下一篇:严重交通违法将“挂钩”信用记录 已扩容至10类12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