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上海逾4万名逝者“骨灰撒海” “节地葬”逐年攀升

时间:2018-03-26

3月24日,2018年上海市海葬公祭典礼在上海滨海古园举行。 郭容 摄

中新网上海3月24日电 (记者 郑莹莹 李姝徵)2018年上海市海葬公祭典礼24日在上海滨海古园举行,这是上海连续第11年为骨灰撒海的逝者举行公祭活动。截至2017年底,上海已累计举办了357次海葬活动,共有4万余具骨灰已撒向大海。

本次公祭活动由上海市殡葬管理处、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主办,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和上海滨海古园承办。

上海是中国率先推行海葬的省市之一。在长江入海口的万里洪波中,长眠着数万名海葬者,其中包括中国一代文豪巴金。

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副总经理刘维斌告诉中新网记者,上海自1991年开始进行海葬,这两年,随着上海市民对这一葬式接受程度的不断提升,海葬占上海当年安葬数的比例维持在2%至3%之间。

来自上海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上海市44家经营性公墓和10家经营性骨灰堂,截至2017年底,累计已落葬(含墓葬、壁葬和寄存)169余万穴(格)。

随着撒海人数逐年增长,上海滨海古园先后三次扩建海葬纪念苑。清明时节,海葬者家属纷纷赶来祭扫,述说思情。

中国人素有“厚葬”和“入土为安”的传统,但诚如上海滨海古园工程部经理王庆峰在受访时所言,上海(墓园)土地有限,社会进入老龄化,需要力倡节地生态葬。

当天,上海滨海古园“别有洞天”墓区开园,该墓区建设以“节地、生态、文化”为导向,在一个传统单穴墙面的面积范围内,实现四穴功能,节省殡葬用地,还土地于自然。王庆峰介绍,这种节地葬式的每个墓穴土地使用面积为1.09个平方米,而常规墓穴的土地使用面积在2平方米左右。(完)

  • 上一篇:上海自然博物馆现“新宠” 绿尾大蚕蛾华丽“蜕变”
  • 下一篇:追忆钟扬:一位奔走在青藏高原的“追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