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上海市长:营商环境只有更好 未来还要进一步减税降费

时间:2018-01-25

上海两会期间,“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专题会议1月24日举行。 申海 摄

  上海市长:新一轮对外开放要扩大“新高地”、构筑“新平台”、营造“新环境”

  中新网上海1月24日电 (记者 缪璐 许婧)朝着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上海的对外开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上海市市长应勇24日表示,开放是上海的最大优势,“上海要加快建设扩大开放‘新高地’、构筑‘新平台’、营造‘新环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在此间举行,应勇是在出席主题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专题会议上作上述表述的。

  上海两会期间,“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专题会议1月24日举行,图为上海市长应勇。 申海 摄

  所谓“新高地”就是要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平台”是指上海要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构建“6+365”天、线上线下、展期非展期、全方位的博览会平台;“新环境”是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对于营商环境,应勇表示,上海的营商环境总体是好的,走在全国前列的。但“上海的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未来还要进一步减税降费。

  应勇强调,要对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充满信心,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对标中,“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有句俗语说‘桌子底下放风筝’,这个风筝肯定是放不高的。因此我们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就是古人讲的‘取法其上’”。

  应勇所说的“取法其上”,是指上海应该对标全球最顶尖的城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学习其多元的文化包容性、科技文化产业的实力、国际化的程度等。

  纵观上海当前的发展水平,应勇依然感觉问题重重:“对标卓越全球城市,我们现在国际机构和跨国公司总部不够,配置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城市功能在全球范围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包括科技和人才、文化产业都还是有差距的。”

  为此,在当天的专题会议上,共有19位上海政协委员分别从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发言,为上海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献计献策”。(完)


  • 上一篇:上海5年制定30件地方性法规 立法公开性指数全国第一
  • 下一篇:腊八节 上海玉佛禅寺赠粥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