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谈营商环境、话城市更新、说国资改革 2018年上海“两会”郭康玺代表关注这些事

时间:2018-01-25

图为郭康玺。

图为郭康玺。

图为郭康玺。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25日电 (记者 许婧缪璐)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代表、沪港国际咨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康玺可谓“三届元老”,是上海市十三、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

  2018年上海两会期间,郭康玺对优化营商环境、城市更新、国资改革等热点话题都做了自己的解读,并提交了建议。

  谈营商环境:简化流程,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今年,上海将聚焦市场主体的“难点”“痛点”“堵点”,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以营商环境为软实力,推动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郭康玺说,关注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发现各政府之间数据的碎片化,自己的企业在进行各种政府采购、国有企事业单位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需要提供大量重复的书面材料,例如法人身份证、无行贿犯罪证明、工商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资格证书等等。

  “如果一家企业每年投标2000个,每个标5份,提供30个证明、证书的话,需要复印30万份书面复印件重复上报,造成大量浪费。”郭康玺说,事实上这些文件本身就都已经过政府某个部门审批,留存在部门自己的数据库中,如果政府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建立起一个“数据云”,必将大大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简化流程,优化上海的营商环境。

  郭康玺建议,加强政府数据管理的顶层设计,设立“上海市政府大数据管理中心”,统一全市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采集、交换、汇总、使用等工作,使本来碎片化的大数据相对集中,提高各级政府利用大数据的决策水平。郭康玺透露,已经有政府部门主动与他沟通探讨,希望通过信息共享,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话城市更新: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上海房地产市场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后,正面临核心城市土地越来越少、越来越贵,但作为一线城市的人口吸引能力从未减弱,对于城市空间的承载力需求有增无减,如何加快上海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在全国一线城市率先探索出一些经验,推动上海经济体的更新、产业的更新、区域结构的更新、人群组成的更新诸多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城市更新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

  郭康玺认为,目前在城市更新中相应完善系统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尚处于原则性的阶段,尤其对于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更新的支持配套措施比较缺乏。

  对此,他建议城市规划部门从城市规划角度完善城市更新的配套实施细则;建管部门针对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特点出台配套措施;按照2017-2035城市主体规划的要求,加强城市设计,重视城市色彩。

  说国资改革:加强对国有不良资产包处置管理

  对于正处在涉深水区、啃硬骨头的国企国资改革而言,2018年是个关键年份。郭康玺建议,加强对国有不良资产包处置管理,以更好的推动国有资产全面流动,减少国有资产损失,维护社会主义市场机制。

  针对国有不良资产包处理,郭康玺提出:

  一,企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不良资产的实质性审核。对闲置淘汰、报废等材料设备,收回困难的债权、股权以及对应房屋地产等不动产,应科学、全面的进行实质性分析、调研,避免国有资产的损失浪费。

  二,选择第三方的机构和处置资产的部门要分设,并引进纪检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三,强化对第三方机构的考核和管理。由于第三方由国有资产占用给单位选聘,并进行考核,使第三方的公正公平会受到影响,因此建议使用摇号等办法选择第三方,改革当事人对第三方的考核制度。

  四,改善营商环境,扩大交易公示范围。建议对国有资产处置的交易公示和平台机制进行改革,扩大公示范围,增加网络平台建设,提高透明度,让社会更多的了解国有资产净化的过程,特别是减少“圈子”经济、“朋友”经济的影响,让全国各地的企业涌入上海,提高上海国资在全国的影响力。(完)

  • 上一篇:刘成良委员建议上海调整车牌拍卖调控政策
  • 下一篇:上海5年制定30件地方性法规 立法公开性指数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