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有的放矢"补短板" 沪市场监管党委调研质标院

时间:2018-01-19

东方网记者程琦1月18日报道:“对标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有什么困难;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有什么问题;在打造上海‘四大品牌’建设中有何优劣势”……今天,上海市市场监管工作党委书记阎祖强率调研组来到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摸了遍质标院的家底,了解到了质标院的发展现状与所遇问题难点。

据了解,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始建于1984年,是集质量与标准化科研、服务和应用于一体的公益性科研机构,其承担着会展、物流和项目管理等领域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以及负责管理上海市商品条码工作。

“标准涉及到生产、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上海质标院对标的就是国际标准、对标高质量的发展、对标高品质的生活。”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杨洁明在调研座谈中提到,他们一直在思考优化营商环境,该如何发挥专业作用。比如如何制定出效率高、收费低的行政审批标准;如何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制定出有框架的体系;在打响上海制造、上海购物等四大品牌时,帮企业的产品提供先进性的评价标准以及如何帮助企业用好标准化,提高服务企业的质量等。

据了解,目前质标院已经在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方面行动起来,与商务委合作打造了“上海十大商圈诚信指标”,帮助商家找到短板,迎头赶上;实行了“口袋标准”,整合标准信息开通了网上“app”,让企业掏出手机便可查询到国际、国家以及地方标准,即便标准有了新变化也可以实时推送。

“对标高质量发展,质标院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不过,杨洁明也指出,人才特别是招聘、留住复合型的人才是目前急需补上的短板。

她说,质标院是科研型机构,在制定标准过程中需要具有理工科背景、又懂得经济、懂法律会建模的人才,然而由于一些综合性的因素,人才做不到三年就会离职,人才的流失率达到1/3。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在座谈中也表示,标准的制定不仅仅是写标准的人,实实在在做事的人才能制定出“接地气”的标准,为此不仅仅是质标院缺人才,全社会各个行业都缺少标准化人才。

在听取了质标院、上海市市监局的汇报后,阎祖强深有同感,他说,在调研中自己也发现,专业技术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陷入两个困境:一是“高、精、尖”的科研人才不足;二是存在人才逆淘汰现象。

而究其根本原因,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还不到位。阎祖强建议,今后还要查找部门与部门之间、业务与业务之间,哪些人才发展不平衡,哪些人才发展不充分,在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上补短板、强弱项。要通过项目竞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通过公平竞争使用人才、留住人才;革新行政本位思想、去行政化,绩效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一线人员、骨干人才倾斜,激励人才、吸引人才。

阎祖强表示,目前尚在调研阶段,既然问题提出来,就要立项,待今年4-5月份调研结果出来,梳理好后,就解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标准建设问题。

东方网记者了解到,全市大调研启动以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工作党委把系统提供公共服务的检验检测机构“国家队”作为重点,与院所科技人员一起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看看自己的“长板”有多长,对照服务主体与人民群众的需要,找一找自己的“短板”空间短在哪。

据悉,从2017年12月27日开始,上海市市场监管工作党委调研组先后走访调研了系统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等单位,就市场监管系统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服务好国家战略、城市安全、本市企业和市民群众,推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进行调研。

  • 上一篇: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近三千万 沪一公司及其所办养老院被查处
  • 下一篇:大冬天不要频繁地挖鼻孔!空调依赖致鼻子“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