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冬至大如年 阿拉上海人冬至讲究什么?

时间:2017-12-22

今晨0时27分,迎来冬至节气。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自此起,气温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古人过冬至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冬至吃饺子相传与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有关。张仲景老年还乡时,正逢大雪纷飞的冬天。街头很多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不少人耳朵都被冻烂了。张仲景看到这个情况,令人在南阳关东边搭起了一个医棚。让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做馅,然后包成饺子,施舍给百姓。

这顿饺子把不少乡亲的冻耳朵给治好了。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此后,每逢冬至进九,大家都纷纷争食饺子,有谚语“冬至的饺子不冻耳”。

  • 上一篇:85后摄影师为外婆拍摄病中照片 呼吁更多人关注阿尔茨海默病
  • 下一篇:汤圆、水饺、馄饨?上海人冬至到底吃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