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忆围棋名宿罗建文:上个月,他下了人生最后一盘棋

时间:2017-12-22

原标题:忆围棋名宿罗建文:上个月,他下了人生最后一盘棋

图说:11月初罗老参加他人生最后一场围棋赛 华学明摄

德高望重的罗建文老师,在棋界人称“罗老”。12月20日晚,罗老因病医治无效,离他心爱的围棋而去,享年74岁。罗建文与上海,缘分匪浅。祖籍福建,但罗老在上海长大,所以他对上海,对新民晚报具有特殊的感情。也因此,罗老格外照顾提携新民晚报的围棋记者。

偏心偏爱新民晚报

众所周知,在日本和韩国都有新闻棋战,即有新闻单位主办的围棋比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聂卫平九段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刮起“聂旋风”后,当时担任中国围棋队副总教练的罗建文老师就有了创办中国新闻棋战的设想。在罗老的心中,很希望重视围棋报道的新民晚报能够成为新闻棋战的首创者。

1987年初,由新民晚报与中国围棋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围棋天元赛在北京创办,当时罗老高兴地同本报记者说:“我愿望实现了。”之后,罗老又为新民晚报创办中日天元战、中韩天元战出谋划策。中国天元赛创办三十多年来,罗老是参加新民晚报天元赛活动最多的棋协领导,用罗老的话来说:“我对上海新民晚报偏心偏爱!”

图说:第16届同里杯中国天元赛决战,罗老担任裁判长,在同里退园观看他的“内弟子”黄奕中挑战常昊天元。周国强摄

培养一批优秀棋手

罗建文老师是新中国第一代围棋国手。在中国围棋的“陈吴时代”,罗建文七段是中国队超越日本围棋的中坚棋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罗建文七段担任中国围棋队副总教练后,积极倡议组建成立国家少年围棋队,并培养出了像常昊、罗洗河、黄奕中等一批优秀年轻棋手。中国围棋能有今天的辉煌,罗老功不可没!

世界冠军常昊九段昨天通过微信表达了他对罗老的深深怀念:“记得30年前我刚刚到北京的时候,每周日下午罗老都会让我们几个年纪小的棋手去他家里摆棋、吃饭。除了提高棋艺之外,也让我们几个离家的孩子有了家的温暖,这对我们今后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少时住在罗老家里学棋的两位“内弟子”――世界冠军罗洗河、中国“天元”黄奕中昨天也通过微信表达了他们对恩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心系围棋酷爱京剧

罗老一生心系围棋,酷爱京剧。罗老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定期组织京剧票友唱戏。在中国围棋天元赛上海比赛期间,他就曾在新民晚报大楼、逸夫舞台有过两场精彩的京剧表演。罗老常说:下围棋,有一批学生棋友;唱京戏,有一批票友好友,此生足矣!

图说:罗建文曾在农心杯开幕式上表演京剧 网络图

最后一场围棋赛

今年11月8日,罗建文在苏州参加了人生中最后一场围棋比赛――中国围棋元老邀请赛的决赛,虽然不敌聂卫平最终屈居亚军,但罗老心情不错。在那次比赛中他也透露了自己的病情,癌症转移到了肝脏,刚刚进行完化疗,回去之后继续住院治疗。未料想,在临近冬至的萧瑟时节,我们永远失去了这位让人敬爱的长者。

罗老,一路走好。

【记者手记:我的良师益友】

到最后,回望沉浮一生,若是能得自在快活,那便是比任何功名利禄都更难能可贵的。

罗老这辈子,顶天立地,活得痛快。

记得我第一次到日本和韩国采访围棋比赛,便是和罗老一起出访。1990年6月,第三届中日围棋天元战在东京进行,我是中国围棋代表团随团记者,罗老是中国队教练。这是我第一次出国采访,事先不免有点担心。但到东京后,罗老带着我上街吃饭、教我如何打国际长途发传真、帮我复盘讲棋……在罗老的言传身教下,我很快克服了出国“恐惧症”,并很好地完成了第一次出国采访报道任务。

1994年年底,第六届东洋证券杯半决赛在韩国汉城举行,由聂卫平对山城宏、马晓春对曹薰铉。赛前,罗老给我打来电话:“这次我要带队去汉城,你有兴趣去采访吗?”我一想,这次聂马很可能冲击中国首个职业围棋世界冠军,机会难得,而且还有尊敬的罗老同行,我马上就答应了去汉城采访。赴汉城采访第六届东洋证券杯半决赛,是我第一次赴韩国采访。令我没有想到的是,罗老还为我精心安排。罗老作为中方团长,特意要韩国主办方帮他换成了标准房间,让我和他一起居住,以方便我的采访和生活。最终聂卫平和马晓春顺利会师决赛,中国棋手终于迎来了第一个职业围棋世界冠军。当晚,罗老还特意准备了酒莱,大家一起举杯庆祝这中国围棋的历史性时刻。罗老格外高兴,他对我说:“你是不虚此行啊!新民晚报是唯一见证我们首个世界冠军诞生的中国媒体。”

自己活得痛快,同样将心中的这份爱与坦荡分抚他人。罗老,我们不会忘记你。

  • 上一篇:十九大代表江帆谈从北京归来:每次分享感受 就是再一次学习
  • 下一篇:上海“文创50条”之出版产业篇|爱书人,左手捧书右手触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