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国内新闻 > 北京新闻

“京城指路大王”有了接班人

时间:2018-03-10

今天是全国第55个学雷锋纪念日。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同时为纪念“京城指路大王”谢亮老人,传承志愿服务理念,今天上午,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在谢亮老人生前坚守的义务指路岗亭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让谢亮精神薪火相传”主题活动,广泛宣扬谢亮老人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和谢亮义务指路队的志愿精神,让谢亮精神薪火相传。

教育基地: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今天上午9点半,北京市第22中学学生、北京地铁线路分公司二项目部成员以及地区文明引导员来到谢亮义务指路岗亭,为市民义务指路、修车,并擦洗护栏。新一批的北京22中学生身穿蓝色马甲,在指路队成员的指导下,熟悉周边环境、学习指路知识。

北京市第22中学学生代表在现场进行了志愿服务宣誓,争当志愿服务精神的倡导者、弘扬者和践行者。“谢亮义务指路岗亭是22中多年来的德育教育实践基地,每个周末学生都会来到岗亭,与谢亮指路队成员一起为过往群众进行志愿服务,维护秩序、传播文明。”22中团委书记李晓洋说,接下来,22中将继续携手谢亮义务指路队,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真正把服务送进群众心里。

北京地铁线路分公司二项目部成员则向谢亮指路队成员赠送北京市地铁全图,让指路队成员更好地为过往群众提供指路服务。

义务指路:用四年时间制成查询手册

今年47岁的王建华是北京市第三批优秀五星志愿者之一,参加志愿服务4年了,2017年12月5日她接过谢亮老人的大旗,出任义务指路队队长。

“我和我爱人都在这儿做志愿者,我们平时会不断学习,看有没有新更新的线路,方便及时为路人指路。”王建华说,“谢亮老人为人民奉献一生、不求回报,这种志愿服务的精神值得大家永远学习。”

今年58岁的梁占亭,是最早跟谢亮老人一起义务指路的,已经工作16年,仅比谢亮老人晚来半年。梁占亭告诉记者,以前义务指路站就是用几个板子搭的,十分简陋,三四年前,东直门街道办事处为他们搭建了新的亭子,还配备了水、空调、储物柜、电暖气、急救包等设备。

记者看到,在义务指路站小小的工作台上,放置着一捆东直门指路查询手册,里面用站、房、亭、园等关键词做成目录。梁占亭告诉记者,这本手册是由谢老和几位同事一块制作而成的。“我们用了约四年的时间,骑着自行车将全北京城转遍了,把每一条线路都记在了这本手册上。”梁占亭说。

东直门街道团工委书记郭佳表示,在谢亮老人精神的鼓舞下,义务指路从一个人发展到一支队伍,这是志愿精神的最好体现。目前,东直门义务指路站共有5名志愿者,他们接替“指路大王”将继续每天轮流坚守在那一方小小的蓝色岗亭中,为来往行人提供指路服务。

据介绍,接下来,东直门街道还将继续完善和充盈志愿队伍,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谢亮义务指路站点继续成为东直门地区标志性的志愿服务平台。

新闻内存

2001年9月初,亚洲第一大交通枢纽站在东直门开始动工,复杂的交通结构、变化的公交路线,让很多人都找不到北。

当年,谢亮白天在东直门指路,晚上就把东直门范围内的车站、线路全部抄写在笔记本上,并按次序排列、汇总。他熟悉东直门街道周围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建筑,熟悉到达某个地点的最短路线,为来自天南海北的问路者节约时间。

2001年9月22日,年过七旬的谢亮举着自制的“义务指路”牌子出现在东直门,义务为过往行人指路,这一坚持就是16年,被誉为“京城指路大王”。

2018年2月21日早晨6点46分,谢亮因病去世,享年89岁。(来源:法制晚报 记者:马晓晴)

  • 上一篇:培养更多本地专业人才服务北京冬奥
  • 下一篇: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