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财经新闻 > 房产新闻

万达王健林与兰桂坊盛智文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

时间:2016-11-08

  编者按:中国商业地产起步和发展这数十年,弄潮时代的人群中,总有几个我们值得记忆并与以之作为榜样的标志性人物,他们会是谁?

  中国商业地产兴起之迅速,让人们看到了短短数年间就席卷全国的商业地产热潮。但这兴旺的景象,短短数年后又似乎在快速消融,就像阳光下的冰雪。

  对比一些我们正在学习的对象,中国现代商业地产缺乏的是根基与底蕴,而这些需要时间。

  我们最不应该担心的就是时间,因为我们拥有后发的优势,只要善于学习和融合,那么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加上独有的发展速度,铸就属于自己的现代商业地产典范与成就。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直到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为中国商业地产长远未来而努力,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寻找到一批为中国商业地产起步与发展做出莫大(博客,微博)贡献的标志性人物。

  他们的角色各异,成就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他们代表着过去这数十年间中国商业地产领域的一批探索者、领航者。

  今天,我们将看到的是万达王健林,以及兰桂坊盛智文。

  王健林与财富

  “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王健林曾用西汉贾谊《治安策》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其一手创立的万达的执行力。

  初冬的傍晚,天色总是暗得特别快,但在天色暗下之时,南昌(楼盘)九龙湖新区的北龙蟠街上亮起了蓝白相间的灯光,一栋有着青花瓷圆润外立面的建筑在黑色的夜里显得晶莹剔透。

万达王健林与兰桂坊盛智文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

  这就是万达进军文旅产业后首个开业的项目南昌万达城,今年5月27日,南昌万达城开业前一天,亲自参与了项目设计规划的王健林到现场视察开业准备情况。

  虽然如今的王健林已不插手万达商业项目的开发,但对于文旅项目却是十分重视,往往会从前期筹备就开始介入。

  因为在王健林规划的蓝图中,万达这艘大船未来不再是一个地产集团,而是综合商业、文化、金融三大产业的企业,其中文旅、电影、体育则是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

  曾有人问到,“财富现在对你还重要吗?”王健林很干脆地回答,“不重要,我现在追求的是境界、情怀。”

  虽然提起王健林人们总是会想到“首富”一词,也曾被马云调侃通过努力在首富的位子上坚守了很长时间,但对于如今的王健林而言,赶超迪士尼、打入好莱坞,成为全球文化产业前十甚至第一才是他的目标。

  从最近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健林在办公室兴致勃勃地拿出珍藏的字画介绍的环节可以发现,其实王健林对于文化的研究并不亚于房地产行业,否则他也不会1992年就曾押上全部身家、花800多万买下傅抱石的一幅画,如同1988年他借来一百万决心下海接手万达的前身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一样。

万达王健林与兰桂坊盛智文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

  “文化不仅是产业,还涉及精神层面,担当民族文化传播的角色。”进入文旅产业后,王健林一直高调表示要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所以才有了青花瓷的外立面、折扇型的顶部、红色飘带等充满中国元素的南昌万达城。

  王健林表示,选择这种设计,就是为了突出本土文化,让中国的文化给更多人看到,从而走向世界。

  已经62岁的王健林谈起万达的未来,依然有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斗志。五年前,他为万达定了一个新的核心理念,“国际万达,百年企业”。

  在南昌万达城的开业典礼上,王健林表示要树立文化旅游民族品牌,万达要尽最大努力,至少在文化娱乐旅游这个领域充分占领中国市场,未来不仅要在全国布局,还要在海外建立万达城,“到时全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都会对中外旅游品牌究竟谁更胜一筹会有定论。”

万达王健林与兰桂坊盛智文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

  16岁之后经历的那17年军旅生活,似乎一直影响着王健林,无论是小到坚持每天跑步、早睡早起等生活习惯,还是大到来管理整个万达,在王健林及其拥有着强大执行力的万达集团身上,始终能看到军人和军营的特质。

  “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王健林曾用西汉贾谊《治安策》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其一手创立的万达的执行力。

  谁是盛智文?

  盛智文已“闯荡江湖”数十年,在香港几乎家喻户晓,但除了岁数的增长,他还多了几个外号,“米老鼠杀手”、“扮文”、“兰桂坊之父”。

  随着近几年兰桂坊在内地扩张步伐的展开,盛智文这一名字逐渐为人所知,不过偶尔谈起,还是会有人问到:“是长得很像伏地魔的那个吗?”

万达王健林与兰桂坊盛智文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

  闪闪发亮的光头、爽朗的笑容、白色衬衫、黑色西装、右手戴着三串手钏、左手一个黑色手表、尾指还戴着一个宽的银色戒指,这是盛智文网上公开照片中出现最多的装束。

  确实有点像电影哈利波特中伏地魔的样子,但现实的盛智文绝不是伏地魔的性格,而是一个爱玩且会带给大家快乐的“扮文”。

  1950年出生于德国,是犹太人。很小的时候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7岁时父亲去世,母子俩移居加拿大,19岁时因工作原因前往香港,从此喜爱了香港并在香港定居。他把以前默默无闻的香港中环兰桂坊打造成酒吧、特色西餐厅和夜生活的热点,因而获得了“兰桂坊之父”的称号。

  如今,66岁的盛智文已“闯荡江湖”数十年,在香港几乎家喻户晓,但除了岁数的增长,他还多了几个外号,“米老鼠杀手”、“扮文”、“兰桂坊之父”。

  翻看过往的照片,会发现其实盛智文经常在各种庆典活动、晚会中穿着奇装异服扮演跳舞女郎、粉红水母、巴西女郎等许多搞怪又独特的角色,逗得身边的人哈哈大笑,其“扮文”的名号也因此而来。

万达王健林与兰桂坊盛智文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

  ▲中为盛智文

  2004年,盛智文接手将近“倒塌”的香港海洋公园,并将其改造成连续数年超越香港迪士尼的全球知名主题公园后,也使得“米老鼠杀手”成为了他的又一外号。

  “兰桂坊之父”无疑是盛智文的外号中流传最广的一个。因为朋友的一句抱怨而发现香港酒吧商机的盛智文,1983年开始从成衣贸易转向餐厅,随后收购整栋大厦自持经营,成为兰桂坊拥有产权最多的“地主”。

  虽然盛智文是外国人,但他深知,兰桂坊生于香港、造于香港、依托于香港人,所以必须要懂得香港人和香港的文化,就像兰桂坊进入内地后,依托于内地的消费者,就必须懂得当地的文化、习惯,入乡随俗。

  所以,有人评价说,兰桂坊永远在想各种新鲜事物,同时又牢牢抓住本土文化,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恰如当年盛智文引入西方的万圣节并逐渐将其也变成香港人的一个节日一般。

  因而,当在国内的企业将产品融合本土文化希望将其国际化的时候,要将兰桂坊打入内地的盛智文思考的却是如何理解并融入中国本土的文化,从而影响本土人的生活方式。

万达王健林与兰桂坊盛智文 商业人物志之观点印象

  兰桂坊内地首个分店落地成都之后,盛智文明白不能完全照搬过于西化的香港兰桂坊,而是因地制宜,要求一定要有川菜、要有火锅,入驻的西餐也要根据本地人的口味做调整,避免“水土不服”。

  虽然至今仍不会中文,但这样一个说着一口英文在内地谈生意的犹太人,却不喜欢别人称自己是“鬼佬”,尤其是他在2008年放弃加拿大国籍,加入中国国籍并获得香港身份证之后,更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中国人。

  盛智文觉得自己了解中国,香港的文化和西方不同,内地的文化也和香港不同,这些是很多年形成的,很难改变。所以,“尝试去理解别人的文化,将自己融入进去,再放一点点国际文化进去”,这也是盛智文从加拿大到香港再到内地都一直在做的事情。

  

  • 上一篇:2016年度中国商业地产TOP100
  • 下一篇:杭萧钢构调研记:山西将大力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