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吧
首页 > 财经新闻 > 房产新闻

跌不了的楼市涨不上来的股

时间:2016-11-07

  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居民的投资渠道非常少,股市和楼市是吸引资金的两大源泉。牛市火暴,大量资金从楼市撤出进入股市,卖房炒股很流行;而一旦A股低迷,很多资金又从股市撤出进入楼市,加速楼市升温。

  本刊记者 艾冰

  2016年,经济下行,实体经济感受到了丝丝凉意。但是,楼市继2015年年末和2016年年初一轮疯狂上涨后,在2016年夏末又像“开挂”一样疯癫起来。

  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到南京(楼盘)、苏州(楼盘)、合肥(楼盘)、厦门(楼盘)等号称中国楼市“四小龙”的城市,再到郑州(楼盘)、无锡(楼盘)、济南(楼盘)等区域中心城市,房价都大幅攀升,地王频现,抢房如抢白菜。开发商害怕抢不到地,居民怕越来越买不起房,都不惜成本,举债入市。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对100个城市的全样本调查,今年1~9月,住宅价格累计上涨14.91%,到9月,住宅均价已连续14个月上涨,均价上涨至12617元/平方米。

  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及区域的中心城市,房地产价格都呈单边上涨的趋势,只有极少部分的时间,房地产市场出现短暂低迷。

  整体来看,房地产的上涨,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密不可分;而就本轮地产上涨而言,又与2016年春节前后的下调买房首付、下调契税相关,更与宽松的货币环境等直接相关。

  楼市的赚钱效益似乎人人看得见,似乎是只要能买到房,傻子也能挣钱。而股市却恰恰相反,除短暂的美好时光外,基本上都处于低迷状态。上证综指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3000点左右徘徊,好不容易冲高到5178点,又启动了股灾模式。

  2015年6月12日,沪指攀上5178.19点的高峰,正当市场陷入兴奋与疯狂之时,疯牛戛然而止,市场掉头直下。到了今年6月8日收盘,沪指是2927点,一年大跌43%。一年时间,A股市值蒸发超过25万亿元,股民人均亏损50万元。市场惨淡,活跃股民还不到高峰时期的一半,屡创新低。

  有两个广为流传的段子,大概最能表达大家对楼市、股市的看法了。

  “等股票回本了,就跟你离婚。”他淡淡地说。听完后,她的心里暖暖的,她想,这大概是最真诚的承诺了。

  “等房价便宜了,就和你结婚。”他暖暖地说。听完后,她的心里凉凉的,这大概是最委婉的分手了。

  在大家的印象里,房价是要破10万元/平方米的,而股价是一直被踩着翻不了身的。“爱时有千万种理由,不爱时也有千万种理由。”

  但市场的魅力之一就是瞬息万变,一个信号,就可能改变大家的预期。国庆假期中,短短4天,就有北京(楼盘)、天津(楼盘)、苏州、郑州、成都、济南、无锡、合肥9个城市宣布楼市调控,多地重启限购限贷。

  一夜之间,市场风向变了。对于楼市长期向上的预期虽然没有变,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轮房价上涨的周期已经结束。而更多的证券业人士认为,抑或者是期望,楼市退下来的资金,该向股市涌动了。

  真跌还是假摔

  10月8日,随着南昌(楼盘)限购令细则的出台,标志着楼市调控已经蔓延至全国21个城市。中央高层开始密集对楼市发声,警惕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成为共识。

  此外,国庆期间,住建部公布了45家“各地查出的违规失信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名单”,以及深圳(楼盘)市市场稽查局局长带队突查楼盘打击房地产违法行为的行动,让业界颤抖,使其看到了中央调控的决心。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坚决执行,让搭上疯狂战车的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仅半个月时间,行情突变。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10月过去的16天里,全国主要的54个城市合计签约商品房住宅130944套,而9月同期签约为137483套,环比减少7000套。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楼盘)环比分别下调了42%与16%,深圳与广州(楼盘)签约量上涨幅度超过50%。二线城市开始整体降温,10月11日二线城市合计签约商品房住宅3.36万套,已经连续两周低于4万套。

  在10月的前半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共网签1579套,与9月同期相比减少45%,与去年10月上半月同期相比则下降42%,市场降温明显。

  伟业我爱我家(博客,微博)集团副总裁胡景晖称,10月以来,网签量受楼市新政影响出现小幅回落,有部分资金较为紧张的客户,延缓或取消了购房计划,出现了部分客户违约的现象,但大规模违约的现象并未出现。

  不仅新房,北京二手房市场也出现下滑。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上半月,北京二手住宅共网签7386套,与9月上旬相比大幅下降了41%。

  不仅交易量萎缩,看似坚挺的价格,也开始出现松动。相关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1日,深圳新建商品住宅共成交1466套,均价为46968元/平方米,与9月61600元/平方米的均价相比下跌了23.75%。

  作为内地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一直是风向标,而房地产就像插上了翅膀,一飞冲天,甚至已经超越香港,成为全球最买不起住房的城市。根据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的数据,深圳9月新房成交均价为61600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涨幅超过七成。从全国范围来看,易居智库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深圳房价同比上涨为全国第二,环比涨幅为前六。

  国庆期间,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对40个在售房地产项目、66家房地产中介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查出了3个在售项目和11家中介机构。其中包括涉嫌违规改建、社会反响较大的“6平方米鸽子笼”项目侨城尚寓。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主任王幼鹏10月11日在通报房地产调控政策情况时表示:“深八条”出台以来,房地产市场保持了平稳运行,预计接下来深圳楼市成交量在9月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价格也将有望下调。

  卖房炒股

  2016年上半年的楼市,让全民疯狂。无论是在什么场合,只要有人聚堆儿的地方,楼市必然成为焦点话题。仿佛一夜之间,你发现老弱妇孺都开始关心楼市了。而身边出手买房,或者可以说是抢房的人,也不在少数。

  那份不论好坏贵贱,买着就算挣着的喜悦,那种全民炒房的疯狂,跟2015年上半年别无二致。

  房价到底有没有泡沫?

  2016年3月,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宏观研究团队按照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市住房均价得出结论,若按照住房总价值,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加总的房屋价值,已经达到美国整个房地产市场价值的一半以上。

  而经历半年的疯狂上涨后,卖掉北上广深的房子,已经不只是能够买下半个美国了,买下2/3或者整个美国,都是有可能的。

  现在流行一句话,只有吹泡沫过程中才能产生暴富的机会。很多人都希望赶上这一轮暴富的机会,也许是最能接近中产的一次机会。

  但是,在全民炒房的过程中,还有一股清流,他们在卖房炒股。

  一家叫*ST宁通B的上市公司,因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出现亏损,股票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通过出售两处位于北京的学区房,公司上半年的亏损被抹平,扭亏保壳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10月17日,上市公司深圳惠程(002168,股吧)发布公告称,拟出售公司位于北京、南京、郑州等地的8处房产。而在今年4月1日到9月30日期间,公司已经处置了9套房产,还有2套待处置。至此,深圳惠程今年已卖及将卖的房产已经多达19套。

  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8、9两个月,A股共有76家上市公司卖房,理由几乎都是“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但其实都是为了在房地产高位套现,保壳、保业绩。

  即便如此,你要让房产投资客放弃楼市,转战股市,还是有点难。上文提到,10年间,房地产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单边上涨,这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市场普遍看涨的预期。而中国的股市,上涨仿佛永远是一个期货,而下跌才是始终不变的趋势。

  一句话,中国股市已经“臭名昭著”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批评说,中国股市处于强盗贵族时代,有权力的人可以大发横财,而普通股民总是利益受损。

  但是,吴敬琏近期也警示称,若房地产泡沫过分膨胀,或会酝酿市场崩盘和触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股市的春天来了吗

  地产泡沫的危害,显然已经让包括政府和市场在内的各方担忧。而在一系列房地产限购、限贷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中央政府为房地产降温的决心。

  这是不是意味着股市的机会来了?

  长期以来,国内居民的投资渠道都非常少,股市和楼市是吸引资金的两大源泉。牛市火暴,大量资金从楼市撤出进入股市,卖房炒股很流行;而一旦A股低迷,很多资金又从股市撤出进入楼市,加速楼市升温。

  有历史数据显示,近年来,楼市与股市是此消彼长。国信证券(002736,股吧)分析师郦彬表示,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持续回升,但上证综指则从2400点下跌至2000点左右。而在2014年至2015年3月,房价同比增速一路下滑,而同期上证综指却节节攀升。随后,2015年6月以来,股市经历三轮深度快速下跌,而房价,尤其是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的房价却一路飙升。

  方正证券(601901,股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刺激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短多长空,及时调控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短空长多。预计房地产小周期结束,这一轮房价上涨接近尾声。房地产调控对股市资金面利好,基本面利空,总体中性偏多,对债市利好。按下葫芦浮起瓢,密切观察房地产调控之后的资金流向,债市、股市都有受益的可能。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想当然的楼市不行、资金会流向股市的观点有欠考虑的。

  国信证券分析师郦彬表示,从大类资产轮动角度看,资金流向股市的前提在于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改善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提升,并不会因为流动性充裕、房地产面临调控等因素而使得资金重返股市,A股目前仍将以区间震荡的形式存在。

  而在著名财经评论家皮海洲看来,楼市资金会不会流向股市关键取决于两点,一是楼市调控的力度有多大,二是股市的吸引力有多大。

  股市和楼市,能否发挥好跷跷板的作用,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 上一篇:资产慌
  • 下一篇:楼市降温还买房吗?